第三十二章 刘文轩意外入局(第2/2页)
戚阿姐当初倒是怜惜她命苦,真心实意地想要给她一个安身之所,可惜柳大娘子并不想跟着戚阿姐养鸡养鸭,也不想掺和到别人恩爱夫妻之间。
苏云绕眼睛睁得乌溜圆:“让通房妾室去纺纱织布、养鸡养鸭?!知府大人的后院,果然是不养闲人呐,哈哈哈……”
苏云绕觉得这八卦还怪有意思,沈知府的夫人也同样怪有意思的!
柳大娘子也笑了,替戚阿姐描补道:“沈大人不过是庄户子出身,当初戚阿姐就是靠着纺纱织布、养鸡养鸭供他科举的,后来当了官,沈大人也清廉得很,戚阿姐闲不住,又靠着纺纱织布、养鸡养鸭添补家用。”
勤劳善良的女子,总是让人钦佩的,苏云绕又问:“戚夫人如今还养鸡养鸭不?”
柳大娘子笑着猜测道:“沈大人的长子娶了亲,在京城当御史,戚阿姐大前年的时候,进京去帮着带孙子了,应该是不养了吧,但也说不准……”
苏云绕跟柳大娘子聊了一会儿沈家夫妻的闲话,便告辞离开了,他还有两张脸谱没设计出来呢,之后还得编排舞蹈,制作背景道具,且有得忙。
下午回到家 ,日头还有三丈高,姑母和姑父带着二姐和婷婷去庄子上收拾屋子和庭院去了。
原以为家里没人,却被书房里突然冒出来的大哥给吓了一跳。
苏云绕赶紧将刚从布袋里拿出来的锦袋藏好,以己度人道:“大哥,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不会是藏着什么事吧?”
刘文轩从书架最底下的柜子里翻出来一个旧木箱,打开后,里面是一股樟脑丸的味道。
苏云绕凑过去,随意看了一眼,问道:“这不是我爹以前的旧文稿么,你把他翻出来做什么?”
刘文轩取了一摞书册出来,一边翻看,一边答道:“不干什么,对一对笔迹而已。”
苏云绕大脑袋又跟着凑了过去,好奇宝宝似的,继续追问道:“对什么笔迹?”
刘文轩一本书册拍他脸上,将那脑袋推开一些,淡淡道:“收起你的好奇心,不该问的别瞎问。”
苏云绕可算是逮着他大哥的把柄了,指着他大哥的鼻子拆穿道:“好啊,你果然藏着事儿呢?”
刘文轩懒得理他,确定了心中之猜想后,便又回到桌案前,继续默写漕司卷宗。
苏云绕垫着脚在后边偷看,奈何见识不够,只看出来大哥是在默写某个衙门里的卷宗账本,具体有什么特殊,他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苏云绕悄咪咪挪过去一点,拿起墨条,假装帮他大哥磨墨:“哥,你去衙门旁观听政,还让默写这个啊?”
刘文轩皱眉思索,每默写一篇,便要在其中一两处点上一点,特别标注一下。
苏云绕磨啊磨:“哥,你点那一点是什么意思啊?这两处有什么不对的吗?”
刘文轩却放下毛笔,难得露出几分为难之色,语气平静道:“绕哥儿,舅父当年在漕司担任书吏,恐怕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呢。”
苏云绕磨墨的手停下:“什么秘密?”
刘文轩摇头都:“现在还不好说。”
想到漕司转运使锒铛入狱,副转运使严防死守,再想到知府大人暗中清查,本以为只是一个顺手的差事,没想到竟卷入了一场惊天大案里。
刘文轩有些后悔,好似自言自语道:“我是明哲保身,装作看不见才好呢,还是袒露实情……,可又该向谁袒露呢?沈知府?”
不,不不,漕司与府衙地位相等,沈知府甚至都无法干涉副转运使所做之决定,更没有清查漕司的权力与资格。
见一向理智冷静的大哥,竟露出如此迷茫的神情来,苏云绕莫名有些心慌,却又不清楚具体缘由,根本无法给出任何建议。
刘文轩自己亦无决策,分析清楚利弊之后,也只能丧气道:“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先做好知府大人交待的差事再说。”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苏云绕吓得快哭了,一下子丢开墨条,巴巴地拽着他哥的手,语无伦次道:“哥,你到底藏着什么事呢?!好歹给家里人透个底啊,真有什么意外,咱们也好提前跑路哇!”
刘文轩挣了挣,将手抽出来,很没良心道:“我这不是提前跟你透底了么,三郎啊,你也是大人,该说不该说的,嘴巴可要管好了啊。”
苏云绕那个郁闷啊,该说啥,不该说啥,你倒是说清楚了啊,搁这儿跟我猜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