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6/7页)

李秀芬,“如果是你闺女,你不担心?”

凤嫂子,“那倒也是,不过我看顾营长人不错,能养出这种孩子的人家,家风肯定正,他爸妈肯定也错不了。”

又给李秀芬出主意,“顾营长不也是咱南州的?要不然,咱托个人,去打听打听,他家人到底咋样……”

凤嫂子说着说着就不说了,自己也觉得这主意行不通。

他们只知道顾程是南州的,可他家住在哪儿,父母又是干啥的,他们统统都不知道,打听都没地儿打听。

退一步讲,就算是他们知道顾程家住哪儿,爸妈是干啥工作的,他们跟顾家,那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就是想打听,也找不到人打听。

凤嫂子,“实在不行,两家人先见个面,看看人家是啥态度。”

李秀芬,“那可不行,他俩刚开始处对象,又不是订亲,现在就见面,早了点,说不定人家还以为咱是上赶着要嫁闺女呢。”

凤嫂子想想也是,又给她出主意,“你要不先给欢欢打个电话,问问她情况,你不是一直担心欢欢在那边过的咋样嘛,要我说,你干脆过去一趟,跟欢欢姑姑姑父也见个面,欢欢姑父跟顾营长不是在一块儿工作,顾营长家的情况,他多少都应该了解点,你跟他打听打听,他可是欢欢姑父,有啥事,肯定不会瞒着你。”

李秀芬被凤嫂子说的有点心动。

闺女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离开她这么久,她早想闺女了,总担心她在那边吃不好穿不暖。

虽说叶欢每次写信回来,都说她过的很好,上次还寄过来一张照片。

看照片象是没遭啥罪,笑盈盈的。

可她总怕叶欢是报喜不报忧。

也不怪她这么想,隔壁大杂院也有个下乡的知青,每次往家里写信,他妈看了都要哭一场,说是孩子在乡下每天干活能累死,就这样还天天吃不饱饭。

所以她总担心叶欢也跟那个知青一样,只是怕她担心,所以瞒着她。

除非她亲眼看到闺女在农场是过的啥日子,她才能放心。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跟叶欢堂姑见个面,也了解了解顾程家里的情况。

不过,去看叶欢也不是说走就能走。

路费倒是其次,这点钱她还是拿得出来的。

主要是她走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回来的,到时候叶明强和叶勇国吃饭就成了问题。

她就把自己的顾虑跟凤嫂子说了。

凤嫂子,“强强你不用管,到时候叫他来我家吃饭,老叶你也别管他,叫他去厂里吃几天食堂,他那么大的人了,饿不死他。”

机械厂有食堂,就是都是大锅饭,做的不好吃。

叶勇国前妻在世的时候,他偶尔还在厂食堂吃上一顿,自打跟李秀芬结婚,他就没再去吃过食堂。

李秀芬厨艺好,凤嫂子总说她把叶勇国的嘴都养刁了,“惯的他。”

给凤嫂子这么一说,李秀芬就下定了决心,“那就这么定了,一会儿先去给欢欢打个电话,我也不跟她说谈对象的事,就说想她了,想去看看她,左右我在家也没啥要紧事,把家安顿好了我就过去。”

闺女的终身大事,她必须得好好把把关,对方家世再好,她也不能两眼一抹黑的把闺女嫁过去。

如果顾家都是势利眼,就算顾程再好,也不能答应这门亲事。

结婚可不光是两个人的事,关乎着两家呢,摊上个不讲理看不起人的婆家,一辈子都有得受的。

所以如果打听到顾家人品不行,趁着那俩人感情还不深,叫他俩趁早断了,她这边多求求杨胜兵,叫他想办法早点把叶欢办回来。

凤嫂子想起一件事,担心地问她,“明亮两口子搬过来的事,最后是咋说的?他俩会不会趁你不在家……”

李秀芬冷冷道,“他敢!我不松口,那间房谁也别想占,趁着我不在家搬回来也行,那时候谁叫他俩搬回来的,谁就去伺候他俩,反正我是不伺候,这个家我也不要了,我领着强强去找欢欢去。”

这次李秀芬是前所未的强硬,叶勇国虽然心里恼火,可也不敢跟李秀芬硬碰硬。

万一李秀芬真的领着叶明强走了,别说叶明亮两口子,就是他,都要衣食无着了。

李秀芬也不知道叶勇国是咋回叶明亮的,反正这段时间是不再提这件事了。

不过叶明亮两口子,以前休息天都回过来吃饭,现在休息天也不回来了。

不回来就不回来,她乐得轻松还省钱。

省了钱,她还能多给闺女寄点。

凤嫂子,“你就该支棱起来,不然拿你当保姆使唤呢,用得着了是‘妈’,洗衣服做饭的伺候他们,把他们拉扯大了,还得再帮他们拉扯娃儿,等把他们娃也拉扯大了,你没用了,就把你扔一边儿了,就他们这样的,你也别指望他们孝顺你,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