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恢复高考。(第2/4页)
穆绵:“未雨绸缪。”
穆富贵:“对对对,我就是要说这个。”
聂思慧:“我看好些人这两个月都在翻书看。”
一想到会有好多好多人报考,这压力还是很大的。
西西腮帮子鼓鼓的,含着饭囫囵道:“我们老师好像也想去考,她今天上课的时候都快开心哭了,不过考得人再多,妈跟姑肯定也没问题!”
正在拿着勺子乖乖吃饭的心心甜甜地附和了一句,“没问题~”
穆绵给闺女夹了一筷子菜,好笑道:“你知道我们在说啥嘛。”
心心:“妈妈上学~”
北北:“爹爹我要肉肉!”
兄妹俩这一前一后的话一出来,给饭桌上平添了不少笑料。
穆卓啧了好大一声,“这就是个听不懂的。”
耳朵一关只管吃。
没等来肉的北北又催了一下,“肉肉!”
小小男娃看着他爹,眼里有着很真情实感的困惑……爹怎么好像听不懂他说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子俩也算是共脑了。
后面几天。
家属院里肉眼可见地发生了不少变化,除了有刚好赶上好时候的孩子们外,军嫂里想报名参加高考的也不少。
不少人后悔没有早早地开始复习,现在天天加班加点,有些人家那屋里的灯能亮到后半夜。
妇联还在礼堂那边专门搞了一个学习讨论的地方,穆绵和聂思慧也会隔三差五去去,问穆绵问题的人不少。
也就是这
个时候大家才发现,虽然同是高中毕业生,但有时候这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闻团长媳妇儿这脑子就跟刚高中毕业似的,装的满满的都是知识点。
每每这个时候,穆绵都笑呵呵地表示……只有脑子像吗?看脸蛋其实也挺像的吧?
该说不说,这话大家真是反驳不了。
有些女同志虽然娃都两岁了,但确实瞅着还像个姑娘家。
当然说这些就有点扯远了,眼下大家心思都在课本上,没啥功夫闲扯,穆绵也在给别人的讨论讲解中查缺补漏了不少。
等到了要交报名表那两天时,院儿还发生了一些事情,个别夫妻俩关于高考的事吵得不可开交。
因为女同志想考,男同志不同意,吵到最后,离婚这话都说出来了,还不止一家这样。
不过这些跟穆绵没啥关系,她也管不了人家家里事,有妇联的同志会去调解。
顺利报上名后,穆绵又给大队那边加急寄了一些资料,虽然现在高考是各个省自主命题,侧重点可能不一样,但基础知识都是一样的嘛。
关于家里那边,这些天也通了几回电话。
穆家的小辈里,最先决定要参加高考的是穆秋,她从六七年毕业到现在整整十年,孩子都已经两个了。
六七年那会儿如果能考,以穆秋的成绩很大概率是可以上大学的,所以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面前,自然是想试试。
严格来说,穆秋现在已经是机械厂宣传科的二把手了,科长之下第一人,算是很不错的了。
但如果能读个大学出来,以后肯定能分进更好的单位,在机械厂干得再好,它也只是公社里一个半大不大的厂,比起一些机关单位,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她们的省城岭丰市是有大学的,还是个很不错的大学,要是能考上省城的大学,离家离孩子也不会很远。
毕业分配的时候,成绩优异的话,也有很大概率能留在省城,原籍就是这里的嘛。
除了穆秋外,穆家其他小辈都没报名。
像骨头和小橙子,成绩本来就算不上好,现在堂兄弟俩在屠宰场干得风风火火的,一点没有考大学的想法。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数的,就不是读书这块料,复习是纯浪费时间。
说起来,穆家这边都是女娃娃成绩好些,当然穆晚除外,这人脑袋里除了做菜还是做菜,现在大师傅这活也是干得风生水起。
穆晚往下,就只剩下穆绵和小麦苗姐妹俩,小时候嚷嚷着长大了不上学的穆苗成绩虽然不像她姐穆麦一样拔尖,但也很不错。
有穆麦盯着,穆苗在班里一直维持着中上水平。
不过两人还小,还不到十四岁,才上初二,今年的高考暂时和她们没有关系,考高中才是她们眼前的大事。
除了这些个堂兄弟姐妹外,穆绵那些表兄弟姐妹里头,报名参加高考的人相对来说多一些,两个姑姑家的、还有小姨家的,有三四个都报了名。
还有舅舅柳德正家的大孙子泥蛋,大名叫柳焱,曾经黑得煤一样的男娃今年也赶上了好时候,他成绩好,刚好高中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