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出息了呀!(第2/3页)
一来,刚到的时候忙嘛,新生活新环境总要适应的。
二来,也确实是没啥灵感。
日子就这样又过了两天,十月十七号的时候,穆绵收到了沪市画报出版社寄来的信,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八月份过稿的那一册连环画发行上市了。
编辑照常给寄了样书,值得一提的是,编辑说这一本在沪市反响超级好,比之前的都要好。
甚至夸张地表示,说不定能火到大江南北。
这是个夸张的形容,同时也是字面意思,交通不发达嘛,南北流行的东西差异其实还挺大的。
穆绵以前的连环画在她们省城那边不常见,就是因为距离太远了,这一册真要是能在北方都畅销,那确实是能称得上一句火到大江南北。
当然了,这只是编辑的预计。
这才发行没多久呢,具体怎么样还得之后再说。
能在沪市有个好的开头,穆绵自然也是相当开心,等到十月底的时候,她往市里跑了一趟。
宁漳距离沪市不算特别远,穆绵之前的小人书在书店就有卖,这次去书店,穆绵也是直奔小人书区域。
然后就看到,她的书摆了好几个架子。
这一本穆绵花了最多的心思,名字倒是很朴实无华,很符合这个时代的特色,就叫《小丫和朋友们》。
里面的朋友们当然不是人类,是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儿童绘本嘛,自然是充满了童真和趣味冒险。
遇到一个又一个朋友的过程很是精彩,引人入胜,别说小娃子了,用大人的视角来看,也是很吸引人的。
书店里,随意坐在地上看《小丫和朋友们》的小学生有不少,书店供翻阅的书被人拿完后,三三两两便结伴凑一起看。
穆绵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顺手也拿了好几本,然后拉着柳双翠和西西去结账。
嗯,支持一下自己嘛。
等从书店出来,西西像那夸夸机附身,瞅着比穆绵本人还要兴奋,小丫头虽然字都认不全,但是可看得懂呢,书店里的好些哥哥姐姐都喜欢姑姑的书。
她姑姑就是最厉害的!
还真别说,不止小丫头自己这么想。
随着这些天买书的小娃子越来越多后,穆绵又又又成了家属院的话题,一些个嫂子们也感慨呢,这武能杀猪文能出书,真真儿是个厉害女同志,院儿再找不出第二个了。
西西也一跃成了小娃子们最羡慕的对象。
不过这会儿姑侄俩倒是没在意这些,因为廖秋彤生了。
跟董侪预想的不一样,这人以前天天念叨,说做梦梦见是闺女,现实就是,廖秋彤二胎生的是个男娃。
十一月三号这天是个礼拜天,廖秋彤是早上发动的。
她前两天就来医院住着了,这胎生得还算顺利,虽然比预想的日子晚了两天,发动的时间也是在大早上,但生的过程没出什么问题。
廖秋彤她妈在孩子生后回了一趟家属院,拿点小婴儿跟产妇要用的东西,顺便给闻谵穆卓他们报喜。
一家子听到这消息,自然是都一同来了医院。
这会儿才九点过,三个长辈倒是没跟来,穆绵她们带着西西来了。
西西一进病房,人都还没见着呢,关心的话已经先出来了,“干妈干妈,你怎么样啊?”
廖秋彤在最里面那张床,她躺床上朝门口这边看了看,笑道:“没事,好得很。”
董乐章拉着西西的手往另一边走,“姐姐看,是弟弟。”
西西:“我以后就有你们两个弟弟啦,不对,还有东东,是三个弟弟和南南妹妹。”
小婴儿挨着廖秋彤躺着,这会儿睁着个眼睛也不知道是在看啥。
董侪让了让位置,“来来来,小妹你来抱抱,专门等你来呢,我都还没抱过。”
有些地方是有这个习俗,出产房后,第一个抱孩子的人,要好看有福气。
穆绵简直不要太符合。
穆绵笑眯眯的,“好啊。”
抱小婴儿这方便,穆绵也不用人教,八九岁的时候就带过小麦苗姐妹俩,后来又带西西。
她不仅有十年杀猪经验,还有十年带娃经验。
小娃子没哭没闹,穆绵舌头打卷‘嘚嘚’逗了两声,“二哥你们取好名字了吗?”
董侪:“没想好呢,臭小子打我个措手不及。”
他这话一出来,其他人都笑出了声。
谁让这人之前笃定是个闺女呢,准备的名字都是女娃的,现在要重新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