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农家小厨娘VS大户书童[完](第4/8页)
等天亮沈家人起来,天都塌了!家里所有之前的东西都没了,这几个月沈云莲给家里的银子也没了,加上首饰价值几十两啊!这个天杀的沈家耀!
沈老头拼尽全力发出声音将他们叫了过去,艰难地表达了沈家耀的意思。大房骂得厉害但还真没再嚷嚷,沈栋和刘氏则傻了,他们过去引以为傲的儿子跑了,以后,他们就成了沈家唯一没孩子的一房了,他们没钱还分了家,以后怎么过啊?老了谁养活啊?
刘氏瞥了周氏一眼,对这个以前耀武扬威的弟媳妇厌恶得很,抱着小儿子笑道:“没事,这不是还有你们侄子能当依靠?只要你们帮我家多干活,多挣钱,供我小儿子读书,他将来长大成人,自然会孝敬你们的。”
这话不是过去二房对大房说的吗?如今颠倒过来,怎么就那么刺耳呢?但二房有什么办法?他们担心无人送终,就只能像从前的三房那样,任劳任怨地干活了。
沈老头看着他们这样,心中悲愤,好好的一个家,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他心里头难受就总想闹腾,沈老太照顾他,被他折腾得不轻,没两天就嫌累,不给他送饭了。
家里人问起,沈老太说:“你们爹被家耀气坏了,不肯吃还发脾气想打人,唉。”
沈老头自瘫痪后没少这样折腾,她这样一说,大家都有些厌恶,还躲着沈老头,谁也没去那屋里看。
没几天,沈老头就饿得奄奄一息,再也发不出声音了。沈老太在一个深夜来到沈老头跟前,抹着眼泪说:“你别怪我,当初你就是让我这样对你娘的,你说她瘫了,不中用了,为了这个家好,自己也是愿意走的。我想,如今换成了你,你一定也是这样想的吧?
你放心,往后啊,大房有云莲顶着,拿回来的钱供咱小孙子读书,他一定能考取功名,咱家会越来越好的,你就安心走吧。”
之后沈老太像不忍再看一样,回屋睡觉去了。
当晚沈老头就断了气,沈老太扑到他身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见者落泪闻者伤心,然后很快就把沈老头的后事办了。
翠儿觉得沈家最近有点闹腾,特意打听了一下,把这些事都跟沈云萱说了。虽然翠儿作为外人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沈云萱根据这个结果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挺好,恶人自有恶人磨,她没对付他们,他们自己都快全军覆没了。
沈云萱就把他们当个笑话来听,听过就忘了。她如今忙得很,她发现记忆之书中有后宫宠妃研究牛痘、水稻,记录得很详细,正适合她这个朝代。
这可是天大的功劳,她要仔细学习,找合适的机会叫人仔细研究才能拿出来,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没有心思再去管不相干的人。
沈云萱再次托镖局分路出发,这次搜集的不是菜谱,而是各色书籍,尤其是各种乱七八糟的杂记。她在府中也大张旗鼓地弄了个大书房,日日沉浸其中,林大人回京述职之前,还把自己的许多书籍送给了她。
自此县里其他人给她送礼也多是送书,因为她明确表现出了对书籍的喜爱。
在沈云萱读书上进的时候,沈家耀在京郊找了个地方落脚,他话里话外提到自己和沈云萱的关系,顺利进了一个大户人家当书童。
这次是真的书童,主人家觉得书童不需要有多少学问,能识文断字就行了,而且收了沈家耀,日后有机会说不定能和县主攀上关系,那就代表着同县主的人脉都能有来往。反正只是一个书童而已,有点机会的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
沈家耀最后还是靠提起沈云萱,才能混口饭吃。但这里没人认识他,他无所谓,不要脸就不要脸,反正沈云萱又不会知道。这个主人家可比李家厚道多了,从来不苛待下人,沈家耀做个书童竟然有了一种幸福的感觉。
不过很快他就不满足了,府中四位少爷,资源就那么多,总要竞争才行,他就开始劝说自己的少爷上进。这里离京城那么近,他相信将来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同一时间,沈云莲和沈家也不满足了,林大人已经进京述职,李耀升捐官的事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他们私底下念叨了多少回,沈云莲仗着肚子大了,鼓起勇气问了李耀升一回,结果李耀升盯着她道:“记住你只是一个妾!不该问的别问。要不是你和县主有血缘关系,你以为我刚刚娶妻就能让你生孩子?安分点!”
沈云莲白了脸,连续好多天都没敢出门。什么叫让她生孩子?难道怀了还能不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