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农家小厨娘VS大户书童21(第3/6页)
他们再也没有一刻比此时更清楚地意识到,三房是光鲜富有的城里人了,而他们还是节衣缩食的乡下人。甚至因为之前沈忠闹腾的几次,把家里存款闹得没剩多少,比过去过得更节俭,都已经两个月没吃过肉了。
既然来了县里,他们当然还要去看看沈忠和沈云莲。到了李家偏门,沈栋上前说明来意,守门的扫他们一眼,等了下没等来好处,顿时没了好脸色,“等着吧。”
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几人脚都站麻了。周氏抱怨,“咱娘还救过他们老太太的命呢,咋这么不知道感恩呢?”
沈老太连忙摆手,“没,没那么严重,我就是碰巧赶上,顺手的事。就算没我,她也没事的。再说,再说李家都给咱那么多好处了。”
嘴上这么说,沈老太脸上还是露出苦相来。她不是做了善事吗?怎么弄到最后好像她欠了别人一样,这般心虚?是因为讨要的好处太多了,怕别人说她贪得无厌吗?
沈忠和沈云莲同时出来了,很明显,沈忠穿着暗色最普通的下人服,而沈云莲则是面料很好的衣服,还戴了珠花。
沈家人看到他们这样的差别都愣住了。沈财、刘氏最先反应过来,惊喜地上前,“大丫!你、你这是……”
他们还以为沈云莲真的当上妾了!
沈云莲忙解释,“三少爷看我做事勤快,升我做一等丫鬟了,如今我便跟在三少爷身边伺候茶水,清闲了许多。还有,爹,娘,以后莫要唤我‘大丫’了
,我改了名字叫云莲,日后你们便唤我‘云莲’。”
两人怔怔点头,总感觉女儿说话变得很不一样,像……像大户人家的人说话,再也没有半点土气。随即他们就是高兴,三房一家变成城里人了,他们的女儿这不是也变了吗?
果然人往高处走是对的,瞧瞧大丫这才进李家多久,就这么有气质了。若是嫁给那个杨斌,只能当一辈子农妇,哪能有这造化?
两人高兴坏了,对比之下,沈老头和二房就很不敢置信了,沈老头哆哆嗦嗦地问:“家耀啊,你、你是在这给三少爷当书童吗?”
该不会李家不满他们贪得无厌,故意磋磨人吧?
沈忠自觉丢脸,不耐烦地说:“这还能有假吗?你们有什么事?没事我回去了。要是主子找我,我没在,又是一番责罚。”
“主子”二字重重捶在沈家人头上,捶得他们脑袋发懵。为何读书十几年的人奴性这么重?就连沈云莲这个做丫鬟的都没他奴性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沈家耀还能考科举吗?
沈老头紧盯着沈忠,“我问你,你如今叫什么名字!”
沈忠不耐烦地嗤笑一声,“沈忠,忠心的忠。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沈老头深吸口气,再问:“你何时去考秀才?”
沈忠已经用一辈子验证过自己就没有考科举那本事,自然不会朝这方向努力,但他手头没钱,不想这么早和家里闹翻,斜着眼睛看沈云莲,似笑非笑,“那要靠堂姐多劝主子读书上进了。主子不读书,我这书童哪里能读书呢?”
这话阴阳怪气还透着酸,但沈云莲这些日子已经听惯了,脸色都没变一下。沈老头见状吩咐道:“大丫,听见家耀的话了?你要见缝插针,不停劝三少爷读书上进,万万不能耽误了家耀。你要知道丫鬟就是下人,是没出路的,必须让你堂弟考科举你才有依靠。记住了没?”
刘氏不服气,刚要说话,发现沈云莲悄悄拉住了她。只见沈云莲笑道:“是,爷爷,孙女记住了。”
沈老头满意地点点头,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就感觉这个孙女根本不像农家女了,可自己寄予厚望的孙子却越来越像个人下人。他忽略掉心里的别扭,摆摆手道:“那你们回去当差吧。”
这时周氏拉住沈忠酸溜溜地说:“儿啊,你得了月银没?给娘买个簪子可好?你是没瞧见你三婶那嘚瑟样,头上插两根银簪,还是最时兴的款式,她配的上吗?那个死丫头真是走大运了,怎么偏偏就让她琢磨出压缩馍馍了呢?”
沈忠一愣,“你们又去找沈云萱了?”
周氏连忙摆手,“没,我们就在远处看看她开的铺子,没去找他,我们记着你的嘱咐呢。你不知道,她那个铺子老挣钱了,听说十里八村都知道她,还有特意大老远跑来吃的。不就是几口吃的,跟八辈子没见过饭似的,还不是因为皇上夸过她?她这辈子是妥了。
哼,那又怎样,还不是个寡妇命?没儿子送终!”
沈云莲皱皱眉,转身问刘氏云家食肆如何,她问得细,刘氏回得也细,不一会儿沈云莲就点点头,说不能出来太久,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