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农家小厨娘VS大户书童11(第3/4页)
吴老太一愣,还凑近了仔细看看,“这、这不是曲末菜吗?咋这么好吃呢?”
王杏花细细品味,“好像是放的调味料多?放了啥呢?滋味儿比以前做的好多了。”
沈云萱给他们解释,“放了醋和酱油,醋多一点,还有盐和白糖,芝麻油。最主要的是搭配黄瓜丝,再加一丁点肉沫和一丁点辣椒。这样拌在一起就会有相辅相成的结果,味道会更好。”
“原来是这样,以前挖了野菜洗洗就拌了,只加那么一点点盐,要么直接蘸酱吃,哪像你放这么多东西,还加了肉沫,能不好吃吗!这都是咋琢磨出来的?是不是大户人家就这么吃菜啊?”
大户人家还真不这么吃,因为要显摆身份,越复杂越讲究。比如炖肉用肉汁给茄子入味儿,之后扔了肉,只吃茄子。那些菜她也会做,但不适合她如今的身份,也没法往外卖。她自己也更喜欢钻研民间小吃,寻常、好做,又好吃。
沈福吃完第二碗饭,下意识想去盛第三碗,忽然反应过来吃的是白米饭。以往可是只能在过年才能吃半碗,他这一顿都吃两碗的,便连忙将碗筷放下。
沈云萱看出他的想法,直接给他添了满满一碗饭,“爹,我们辛辛苦苦干活、卖东西,就是为了吃好穿好,把日子过得舒服起来。往后咱们都这么吃,大家都吃饱才能有力气继续干活挣更多的钱,身体养好才能一家子高兴不是?想想这两天挣的钱都超过半两银子了,一个月就是十几两,别担心吃不起。”
沈福他们潜意识就觉得要俭省,要攒钱。这年头,村里谁家能说吃饱啊,顶多就是不饿,大部分还是常处于饿的状态,吃一顿饱饭就是大家最幸福的事了。
不过,他们对上沈云萱的眼神,想到沈云萱自从摔伤脑袋就变了性情,总是担心他们有个万一,有时候还会做噩梦,恐怕是以前的日子太苦给她留下了阴影。他们别的做不到,不让沈云萱担心总是能做到的。
于是三人没在这件事上反对,全都好好吃饭,吃得饱饱的。沈云萱做得不多不少,正好吃得一干二净。等天色暗了,沈云萱又让他们早些休息,别熬夜做活儿伤了眼睛,还伤了身体。三人都听话地洗漱睡觉。
早上鸡鸣的时候沈云萱起来,全家人也都跟着起来了。前两天他们有点不适应,不知道该干点啥,如今已经能默契地在沈云萱身边帮忙了。如何放调料他们不会,但他们会捏花卷。
沈云萱问过糖三角和豆包都卖得还行但卖不光,就减少了一点,变成各二十。然后剁猪肉和野菜,加上油盐酱醋等调味料,调好了包子馅,蒸了一大锅包子。
包子不大,每个是小孩拳头那么大。王杏花纳闷,“这包子咋这么小呢?还没人家一半大。”
沈云萱说:“小就可以卖便宜点了啊,县里的大肉包十文钱一个,咱们这个就卖五文钱。虽说比人家一半还小一点,但咱放的肉足,还是我的秘制肉馅,更好吃。五文不多不少,刚好能让人愿意掏钱尝尝。两个人合买,一人两文一人三文,让他们自己掰自己分。
爹,娘,你们饿了就吃肉包,顶饿,能补身子,还能让别人闻着味儿知道咱家包子好吃。”
沈福和王杏花知道她是变着法的想让他们吃好点,都
笑着点头,一口应了。
早上他们就是吃的包子,用一点盐拌了一碟黄瓜丝,味道顶好。
沈福和王杏花吃得好睡得好又挣了钱,精气神都起来了,走在路上背脊笔直,有说有笑的。
沈老头远远迎面走过来看见他们,冷哼一声,“不孝的东西。”
沈福脚步一顿,王杏花顿时紧张起来,没了笑容。沈福见状,忽然意识到他的任何反应都有可能害妻子和女儿难过,深吸口气抬脚就从沈老头身边走了过去,连个眼神都没给沈老头,还在和王杏花商量要不要去码头。
沈老头不可置信地回过头看着他们俩,他们确实有说有笑地走远了,就像不认识他。这么多年,这还是三儿子第一次无视他,气得他脸黑如墨,手都发抖了!
“畜生!逆子!不孝子!”沈老头咬牙切齿地骂。
旁边院门打开,张礼山和秦氏走了出来,秦氏打了个招呼,“沈叔,这是咋了?”
张礼山眼尖地看见沈福他们,抢先道:“娘,你看,是师父的爹娘。我该叫啥啊?是不是叫‘师祖’和‘师祖母’?他们真勤快,这么早就去干活,我看他们是村里最勤快的人了,才能教出那么好的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