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宠妃VS宠妻[完] 求收藏作者专栏……(第5/7页)
李德福觉得沈云蓉胡言乱语,简直可笑,但发现皇上听得很认真还沉思了起来,很是惊讶,难道皇上真信了?
皇上当然信,沈云蓉说的前世今生,他仔细想来十分合理。若没有遇到沈云萱,他大概就是沈云蓉口中那个冷漠无情只在乎江山的皇帝,因为他对后宫的人失望透顶,对孩子也不在意有没有,自然不可能温情待人。
尤其是沈云蓉说的她和淑妃互相陷害,她棋差一招被抓到证据打入冷宫,淑妃却脱身了。很符合淑妃的作风,而沈云蓉这辈子从未进过宫,按理说是不会这么了解淑妃的。
至于她说淑妃的儿子成了太子,但没再听过梁丞相的消息。也极有可能发生,如果梁丞相退了,就不必担心外戚专权,也不必担心梁丞相影响朝堂,立淑妃的儿子做太子有何不可?只要那孩子是那块料,他不会在意孩子是谁的,只会尽心培养,然后让淑妃给自己陪葬,免得影响孩子。若孩子不是那块料,他看到更合适的一定会废太子,淑妃自然也不成气候。
只是想到那样的发展,他恐怕上辈子一直是孤家寡人吧?如此想来,还真庆幸这辈子沈云萱入了宫。
皇上从沈云蓉的话中,也拼凑出了沈云萱上辈子在谢家的生活。表面上看着幸福美满,那一定是沈云萱用才智谋划来的,也说明沈云萱赢了,一直压着白氏得了所有的好处,谢琨也早早死了,沈云萱成了谢家的老封君,有身份地位还有子孙孝敬,挺好的。
只是,一定很辛苦吧?皇上心里泛起细细密密的疼,同时也更加欣赏沈云萱。总有人说沈云萱能有今日是运势好,可有了上辈子的事,足以证明沈云萱在什么处境中都能让自己过得好。运势只是锦上添花罢了。瞧,换成这沈云蓉,不就全搞砸了?
皇上把沈云蓉流放,而是对外宣称她病死了,把她关进了天牢。天牢都是重犯,环境却还好,每间牢房都有床有桌子。像沈云蓉这样喜欢乱说的,怎么可能放她出去?至于戴罪立功,那就要看将来沈云蓉能立多少功,够不够让她换成享受富贵的宅院了。
沈云蓉绝望地瘫坐在牢房里,她能立多少功?她上辈子在冷宫那么多年,能偶尔知道外面的事就不错了,哪能知道那么多?她绞尽脑汁也就只想到这两件事,她本来打算让皇上安排她在京城生活,然后找机会逃跑的。可关在牢里,她往后余生恐怕就只能这样过了,这和冷宫有什么区别?她重生一次,做了那么多事,居然兜兜转转又回了“冷宫”!她好后悔,她不该换亲啊,她才是皇妃啊!
皇上没和方云萱说那些重生换亲的事,却说了沈云蓉声称自己是重生的,知道未来的天灾
人祸。
方云萱着实惊了一下,随后仔细想想,沈云蓉知道的能说的都威胁不到她,她也没有露出任何破绽,和她没关系。而且她正为了半年后的洪水发愁,不知道该怎么提醒皇上早做准备,沈云蓉就冒出来了。
这不是正好?她连忙和皇上说:“天灾人祸,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如派人查查那堤坝有没有偷工减料?”
皇上沉声道:“我正有此意,并且,我打算多派几个人微服私访,在民间多转转,看其他地方有没有这样的隐患,也正好培养几个人,当做历练了。”
这样的话,洪水肯定能很好的防范,方云萱心里松了口气,这也算沈云蓉做了件好事吧,便笑道:“沈云蓉有此贡献,咱们好吃好喝养着她吧。”
有了提前的准备,这一次事先发现了堤坝有问题,重新筑堤,处理贪官污吏,洪水来临时,损伤极小。当地百姓对朝廷万分感激,对皇上也更加敬仰。
沈云蓉的伙食也变好了,过上了平静的牢房生活,沈云蓉心里渐渐不害怕了,变得不满了起来。她痛恨沈家人愚蠢,竟然变成了庶民,连她被关起来都不知道,若沈修远还是礼部尚书,她怎么会落到如此境地?
她不知道沈家人也在骂她。当初为了进京救她,沈家人最后剩的那些银钱都拿来当盘缠,路上就花得差不多了。沈家人一心惦记着救她回家,可以拿到她的嫁妆和谢家的补偿,万万没想到在临门一脚的时候,被发现沈云蓉气死公婆。
谢家抄家,沈家人一文钱没捞到不说,名声还再一次败坏,周围的人都指指点点地说他们沈家不会教孩子,又蠢又毒,还敢闹事,丢人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