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宠妃VS宠妻24(第2/5页)
这种事其实闻所未闻,父母大过天,要像李肃那样才能决裂,否则就算方氏和离,儿女也不能带走。但皇上又有些私心,他希望能帮沈云萱做些事,既然沈云萱觉得沈家人是拖累,那不如决裂,让沈云萱只有沈钧一个亲人。
如此一来,以沈钧的能力,将来一定能成为沈云萱的助力。而沈修远若再犯错,他也不必顾忌,可以直接处置,将尚书之位换上自己的人,于朝堂更有利。
皇上没想多久便下了圣旨,圣旨上重点夸赞沈钧德才兼备,发现牛痘功在社稷。关于和离之事,因过去太多年没什么证据,且沈钧和沈云萱还念着祖父祖母的情,皇上便没提那些害人之事,只说大师批命,言沈钧兄妹与沈修远无缘,做不成一家人,沈钧兄妹为了沈修远的平安康健,特求随母和离,与沈家断绝关系。皇上感念他们的孝心,特例允准,令其兄妹随母和离。
另外皇上还给沈钧赐下一座府邸,之看那府邸的位置,百官便知沈钧绝非池中物,将来的官位绝对不小,对他更重视了几分。
而这份圣旨一出,沈修远立即成了全京城的笑话。谁不知道他当年说大师批命,要把沈钧送到祖籍乡下才能养大?结合沈钧退朝后说的那几句,不难猜到当年是刘氏要害沈钧,沈钧才不得不躲到乡下。所谓的大师批命不过是好听的借口罢了。
如今沈钧算是把一切都还了回去,用同样的借口说他们兄妹与沈家无缘,必须分开才能平安康健。沈修远能反驳吗?他敢反驳,沈钧就要撕破脸将沈家所有事都说出去。就算没有证据,他还能做沈钧的父亲,他的名声也败坏了。
他如今是礼部尚书,真要为了强留离了心的儿女,自毁前程吗?权衡之后,他选择了和离。他还有两儿一女,儿子是一文一武,女儿是将军夫人,将来未必会差,他没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难堪。
更何况这是皇上下旨,他若求皇上收回成命必定会伤筋动骨。这样不孝的儿女,不要也罢!最可恨的便是之前他被沈云萱骗了,心怀愧疚补偿他们兄妹,打开库房随他们搬,家中许多好东西都搬进了紫竹轩,圣旨一下,沈钧直接把紫竹轩搬空了!
早知他们这般忤逆,他一个铜板都不给他们!
沈钧搬到新宅,第一件事就是改随母姓,沈云萱也一起改了。从此他们就叫方钧和方云萱,入方家族谱!
改姓又震惊了所有人,入了方家族谱就是说从此无论生死,他们都与沈家无关了!沈修远直接气得病倒在床,倒是刘氏这次没有闹。她虽然心疼方钧搬走的那些好东西,但她的心腹大患终于没了。
反正那两兄妹总是和她作对,故意让她给个牌位行礼也就算了,还要败坏她的名声。若继续如此,她还有活路吗?她名声坏了还会影响两个儿子的婚事。倒不如断绝关系,沈家就一定是她儿子的了,且她就成了唯一的沈夫人,再督促沈铭上进,让沈云蓉帮衬家里,让谢琨提拔沈钰,她将来一定有好日子过,所以方钧改姓对她来说是好事,还特意给沈云蓉去了一封信,说以后沈云蓉就是沈家唯一的姑奶奶了。
沈云蓉气得半死,她与谢夫人不和,全仗着有个宠妃姐姐,才能狐假虎威让谢夫人退让。如今沈云萱成了方家人,和她半点关系没有了,还明摆着讨厌沈家,这让她
还怎么借势?
谢夫人在沈云萱改姓的当天,就要收回掌家权,态度强硬了很多。幸好在她掌家的这段时间,把府里重要的下人都换成了自己人,可以不用听谢夫人的话了。她便以谢老爷、谢夫人养病为由,命人看着他们静养,继续自己掌家,都没去看他们一眼。
听说把他们气病了,沈云蓉翻了个白眼,哪有那么容易病?上辈子他们活了好些年才死呢,可见身体底子好。虽然外面都传是沈云萱亲自侍疾才救了他们,但她不信,沈云萱又不懂医,还能比太医郎中会照顾人?她为二老请了太医,还找了府医日日诊脉调理,就不信他们能出事。
等谢琨回来,她将府里打理好,还将公婆照顾得极好,谢琨就算为了面子也得给她敬重。这就够了,到时候让她身边的丫鬟做姨娘,去母留子,她的位置就稳了,只等着做侯夫人、老封君就成了!
如此想着,沈云蓉又叫人给公婆送去不少补品,还叮嘱厨房多给二老做些好东西补身体。
宫里的后妃知道沈云萱改名方云萱都震惊不已。皇后因祖父去世,家世比不上梁妃,时常觉得矮了一截,底气不足,结果沈云萱身为尚书子女竟和父亲断绝了关系,入了早已没人的方家族谱,这不是自断臂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