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这电影就非看不可了是吧……(第4/5页)
郑嘉民一点不觉景儿,自来熟地跟张俊良打了个招呼,问沈茉儿:“先去买电影票还是先去买蜡笔?”
在他想来,既然今天这电影是非看不可了,那他们不管怎么样都会跟沈茉儿他们碰上,那还不如表现得大方一点。
郑嘉民没有注意到,他这句话说完,刚刚站起来的傅明泽和站在前排的张俊良,几乎同时黑了脸。
沈茉儿也已经站起来了,她看了郑嘉民一眼,很快明白郑嘉民这是误会了,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她不禁看了眼傅明泽。
嗯,傅知青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
于是她说:“先下车。”
下了车,沈茉儿冷淡地冲张俊良说了句:“张同志,再见。”
张俊良犹豫了下,看到随后下来的郑嘉民,表情变得有些难堪,终于说了一句:“沈同志,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
说完,一转身,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沈茉儿:“……”
郑嘉民奇怪地问:“张同志怎么走了?”
沈茉儿回道:“他去走亲戚了。”
郑嘉民惊讶地:“啊,你们不是要去看电影吗?”
沈茉儿一脸“你在说什么鬼话”的表情,反问:“要去看电影的不是你们吗,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她看向跟在郑嘉民后头走过来的傅明泽,眼神示意看起来像是一夜没睡却仍然坚决要进城看电影的究竟是哪两个人。
郑嘉民:“……”
虽然沈茉儿同志说的话很正常,但是听着莫名感觉遭到了嘲讽。
幸好,遭受嘲讽的不止他一个。
他哥俩好地踮起脚搭上傅明泽的肩膀:“可不是,我们可是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时刻不忘锤炼自己的意志。”
阴郁困倦了一路的傅明泽,好像在踏上小县城的土地后突然清醒了,秋日上午的阳光洒在他白皙清俊的脸上,似乎也让他的眼睛变得明亮了几分。
他勾了勾唇,说:“电影票晚点也能买,先陪沈茉儿同志去买蜡笔。”
郑嘉民扭头,疑惑地看向他:“买蜡笔?”
傅明泽理所当然的语气:“作为杨柳大队的知青,也应该为大队小学的工作出一份力。”
郑嘉民:“……”
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又好像很有道理。
三个人都没有来过县城,并不认识路,好在东方红小学在江北县赫赫有名,随便找了个路人大妈,人家就热情地帮忙指了路。
顺利找到东方红小学附近的供销社,果然有蜡笔和画纸卖,十二色的红缨牌蜡笔,包装盒上是个雄赳赳气昂昂抓着红缨枪的小少年。
大队给批了三块钱的费用,蜡笔是一毛钱一盒,沈茉儿直接买了十五盒,预备了每人两盒的量,剩下三盒机动,余下的钱都买成了画纸、铅笔和橡皮。
买好蜡笔,今天的主要任务就完成了,郑嘉民提议去百货大楼逛逛,沈茉儿和傅明泽都没有意见。
百货大楼矗立在县城的主街道上,一共四层,是江北县城的“标志性建筑”。
和公社供销社时常因为物资供应不足,而导致某些货架时常空置的情况不同,百货大楼里面每一层的货架上都满满当当地摆放着货物,堪称琳琅满目。
郑嘉民刚收了家里寄来的一堆大包小裹,正是物资充裕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要买的,而沈茉儿和傅明泽,是属于哪怕兜里有钱,也不敢明目张胆大手大脚花用的,于是仨人说是逛逛,还真的就只是逛逛。
很快,逛到了卖自行车的地方。
一排七八辆漆黑锃亮的二八大杠摆在那里,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有人窃窃私语说这是百货大楼刚进的一批永久牌自行车,大牌子,绝对的好东西。也有人说别看这么多车子,估计不用几天就会被抢购一空,这自行车,尤其是大牌子的自行车,那向来都是紧俏货。
沈茉儿看得心动不已,可惜她既没有珍贵的自行车票,兜里也没有足够买自行车的钱,只能多看两眼过过眼瘾。
傅明泽见她站在自行车柜台前半天不挪步,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百货大楼离电影院不远,在郑嘉民的热情邀请,和傅明泽不动声色的推波助澜下,沈茉儿答应了跟他们一起看电影。
主要也是回公社的车下午四点才发车,中间空余的时间,看电影倒是正好。
三人先在附近的国营饭店各吃了一碗面,然后才溜达着逛到了电影院,正好下午场的电影十几分钟后就开始,买了票很快就进场了。
放的是一部老电影,沈茉儿却看得津津有味。这部电影原主是看过的,但是记忆里看过,和自己真实看感觉其实很不一样,何况这还是沈茉儿第一次看电影,比大凉时看的皮影戏可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