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3/4页)
传闻或真或假,这些都与他没有多少关系。
秉持着医者仁心,陈大夫唯一要叮嘱的是:“世子的高热是伤口引起的,老夫已经帮他换了药,若是今夜下半夜高热依旧不退,烦请姑娘明日不要轻易挪动世子。”
他的话语重音落在了最后一句,秦桢颔了颔首,答应下了。
送走陈大夫,她也回了卧阁。
洗漱后,闻夕吹熄了卧阁的烛火,落下帐幔退出。
闭眸静躺多时,秦桢不疾不徐地掀开紧闭眼眸,眸中泛着清澈的水光,掠不到一丝一毫的睡意,她微微翻身,面对着靠着墙垣的床榻,又阖上了眼睛。
阖上半响,心中装着事的她再次睁开双眸。
就这么翻来覆去几十下,秦桢只觉得烦闷,甚至夹杂着些许压抑,又翻了道身,还是没有睡意的她撑着床榻起身,随手取来外衣披上推门走出卧阁。
下半夜的院子静悄悄的,只余下徐徐拂过的凉风。
侧卧客房的烛火还在亮着,里头除了沈聿白之外没有第二个人。
隔得远远的,秦桢目光沉静地凝着躺在床榻上的人影,倾洒而下的月光越过窗柩,洋洋洒洒地落在他清隽的面庞上,映出了他微皱的眉宇。
不知是做着梦还是高热带来的痛苦,他额间冒着点点碎汗。
秦桢看了许久,走上前。
这时候,忽然响起的低语让她脚步霎时间停下,眸光紧紧地锁着他。
沈聿白没有要苏醒的意思。
提到嗓子眼的心落回原处,轻盈步伐再往前一步时,又听到他嘴边溢出的低语声。
这下,秦桢听得很清楚。
他在唤她的名字,一声又一声地唤着桢桢,嘶哑的语气或旖旎,或眷恋,被这一声声低语怔得愣在原地的秦桢静静地看了他多时,唇瓣微启,澄亮的眼眸中尽是欲出又止的神色。
皎白月色斜下。
纤细身影犹如屹立京中多年的瑶山,半个时辰间都不曾挪动分毫,直到院中传来脚步声时,秦桢方才似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收回稍显酸胀的目光,头也不回地离开。
泛着白雾的天际没过夜色,悄然而至。
沈聿白醒来时,天已经大亮。
睁开眼眸的刹那陡然落入的陌生环境让他心生警惕,视线掠过西侧窗柩看清院中光景时,他撑着起身的动作滞了几息,从容不迫地打量着四下的环境。
这儿很是简陋,只有两样物件,一样是床榻,一样是桌案,静谧的卧阁中泛着淡淡的气息,能够看出主人有在收拾这处屋子,可也荒废无人居住多时。
沈聿白走出卧阁。
院中大眼瞪小眼的闻夕和鹤一听闻声响时,不约而同地侧眸看去。
看到自家大人已经醒来的鹤一心中倏地松了口气,适才他就在盘算中,再等上半个时辰大人还没有醒来,他就要再去将陈大夫接过来守在这儿了。
沈聿白环视了圈院落,没有看见想要看到的那道身影,瞥了眼闻夕。
闻夕到底是在国公府待了多年,眼神递来时她就知道沈聿白想要问什么,面对他淡漠无垠的神色,她垂眸脸不红心不跳地道:“姑娘早间醒来了一会儿,又去歇下了。”
鹤一闻言,狐疑地瞥了她一眼。
院落不大,他不便待在院中,是以下半夜他就是守在院外的,早间也没有听到秦桢的声音,不过想来闻夕到底才是贴身伺候的人,主子什么时候醒来,她定然是更加清楚的。
高热微微退去的沈聿白神色已然不似昨日那般泛红,眼眸中的血丝也被清冽所取缔,神情不变地看着闻夕。
她语气很镇定。
不过沈聿白并没有错过她言语时倏地颤动下的指尖,他任职大理寺少卿一年多,若是闻夕在撒谎都看不出的话,这一年多的大理寺少卿之位也是白做了。
闻夕为何撒谎,他也大概能够猜出。
只要不是对秦桢不利的,沈聿白也就当不知情,他神色自若地走到树荫下的桌案旁,坐下等着。
闻夕还是头一次向曾经的主子扯谎,屏气凝神的伫立在原地,直到他身影经过后才陡然松了口气,她悄悄地抬起手,擦去额间的冷汗,福身退到小厨房。
茂密树木遮挡去耀眼日光,院中微风习习。
漾过的微风带来了院中花草的芳香,浅浅的花香扑入鼻尖的刹那,也足以让人静下心来。
这是沈聿白第二次踏入院中,上一次还是夜里,瞧得不真切,如今再看,只需一眼就能够看出打理它们的人何等用心,院中的每一样花草修整的干干净净的,粉白山椿间隔种植,绽开的花苞摇曳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