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词籍卷(第35/45页)
本书译者亦熟悉词学,原本中所有误字均已改正,译笔亦畅达可诵。
(115)词学考诠 林玫仪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
本书为林玫仪女士又一词学著述,内收《柳周词比较研究》、《李清照词论评析》、《郑文焯之词学理论》等论文十篇,皆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五年间所作,议论多有可取。卷首有郑因百(骞)序,台静农为题封面,皆其业师也。
(116)词学十讲 龙榆生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八年七月
此书为已故词学者龙沐勋(榆生)之遗稿。一九六二年,龙先生在上海戏剧学院讲授词学,编有讲稿两种:一为《唐宋词定格》已于一九七八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改名《唐宋词格律》。一为《倚声学》,今改名《词学十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印行。
十讲内容为:1 唐宋歌词的特殊形式和发展规律。2 唐人近体诗和曲子词的演化。3 选词和选韵。4 论句度长短与表情关系。5 论韵位安排与表情关系。6 论对偶。7 论结构。8 论四声阴阳。9 论比兴。10 论欣赏和创作。
又有附录三种:附录一:四声的辨别和练习。附录二:谈谈词的艺术特征。附录三:宋词发展的几个阶段。
龙先生涵泳于词学,对词的音乐性,颇有心解。此稿为戏剧学院学生讲授,偏重于词乐。其第四、五两章,非但对填词者有助,亦有助于流行歌曲之创作者。
(117)温韦冯词新校 曾昭岷校订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
湖北大学曾昭岷教授校定温庭筠《金荃词》、韦庄《浣花词》、冯延巳《阳春集》各一卷,合印为此书。前有前言、凡例,后有附录。三家词皆逐首审校,考辨精当。校记后有集评,罗列前人,兼及当代,诸家对此词之评论。每卷后有附录四种:其一为《考定伪词》,其二为《序跋著录》,其三为《传记资料》,其四为《总评》。全书之后,亦有附录二:其一为《三家词总评》,其二为《引用书目》。
此书论证平允,搜集资料详备,编撰体例甚善,可称佳著。学者得此一编,温、韦、冯三家词之欣赏与研究,资料毕具于是,无劳他求矣。(秋浦)
(118)张元幹年谱 王兆鹏著 南京出版社 一九八九年八月
张元幹是两宋之间政治文学都有关系的一位词人。他的生平没有较详的记载,近年来,词学昌盛,始有人从事研究。新出《张元幹年谱》是一本很详赡的张元幹传记。著者王兆鹏为唐圭璋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此书为其博士论文。
张元幹之家世籍贯,自来未有明确记载。近年福建永泰县文化馆发现明万历十九年重修《永泰张氏宗谱》,详载张氏世系。著者利用此史料,钩稽词人生平出处、事迹,历历可信。
卷末附《〈芦川归来集〉版本源流考》,亦有助于宋词研究者。
(119)词学综论 马兴荣著 齐鲁书社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此书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本刊主编之一马兴荣所著。卷前有唐圭璋撰序,为之介绍。略云:“是书上编谈词的起源、词调、词的平仄、句式、对仗、词韵。下编谈词的发展流变。” 全书重点在下编。此书材料丰富翔实,论证严密,富有新见,且能深入浅出。
卷尾附《词学简要书目》对初学者有助。
(120)清人选评词集三种 尹志腾校点 齐鲁书社 一九八八年九月
本书实印清人词评三种:1 黄苏选评《蓼园词选》、2 谭献评《周氏词辨》、3 周济选评《宋四家词选》。谭、周二家评论宋词,皆守张惠言兄弟宗旨,为常州派词学理论书。自晚清至民国初年,颇有影响。《蓼园词选》虽成书于乾隆中,惟有稿本传钞,未尝雕版,故见者不多。民国九年(1920),赵叔雍从其师况周仪借得藏本,为之刊刻,此书始有流传。黄氏时代较早,且其所评词皆从《草堂诗馀》中选录,故其论词宗旨,与谭、周两家不尽同。然此书传世极少,今得广为印行,亦是佳事。
本书为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编《明清文学理论丛书》之一。
(121)词林集珍(袖珍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九年二月
《词林集珍》精选唐、五代、两宋脍炙人口的词集三十三种,分订为三十册。其中温庭筠、韦庄词合为一册,称《温韦词》。南唐李璟、李煜词合为一册,称《南唐二主词》。李清照、朱淑真词合为一册,称《漱玉·断肠词》。本书装潢精美,汇为袖珍型丛书,小巧别致,便于披阅和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