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江山知何处张元干(第2/2页)
绍兴八年(1138年),宋高宗又派王伦出使金国和谈,枢密院编修官胡铨冒死上书,反对议和,请求斩秦桧、王伦、孙近三奸臣以谢天下,朝野大震。秦桧等大怒,将胡铨贬官,送新州编管,并迫害有关人员,朝野人人自危。而侠肝义胆的张元干置这一切于不顾,毅然为之送行,又为宋词留下了一首掷地有声的名篇:
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即使远在江南,词人也从来没有忘记沦落敌手的神州故土!多少次梦魂依旧,回到故土。江南小朝廷营帐相连,戍角不断,似乎军容如此严整,可是,却没有人关心北方沦陷的故土。周平王东迁之后,有人来到以前的都城,看见昔日繁华的宫殿已被夷为平地,种上了庄稼,心里十分悲凉,于是吟唱道:
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可是现在,哪怕只是发出这一声悲叹,都会遭到残酷的打击和迫害,又怎能不让人寒心?词人仰头向着苍天,发出了不休的质问:为什么?为什么黄河的砥柱会突然崩溃,河流泛滥,生灵涂炭?为什么曾经涌现过尧舜禹汤,曾经出现过李白杜甫的文明大地现在变成一片废墟,让狐兔盘踞?天一如既往地沉默,那是一种轻蔑而不屑的沉默,仿佛这世上的生灵都与他毫不相干。天意不可测,而人世只能这样继续悲凉下去。站在岸边,目送友人的船渐渐远去,悲凉弥漫了整个天地。
伫立江边,柳枝随风拂起,凉意渐生,这凉意不见得来自身外,而是自词人内心升起的。远谪的友人,对这种寒意感觉应该更深吧?自君别后,相隔万里,何时才能相对促膝,纵论天下事?也许只能回首,对着孤寂的床吐露一腔心事了。古人说,大雁南飞,最南只到衡阳,而你被贬的新州,离衡阳还相隔千里,即使写信,也无法送到你的手中。词人的眼光穿透了茫茫的江天,词人的心胸超越了古往今来的时间与空间,如同诗人一样站立在悲凉时代那悲凉的船头,准备在为友人送别的歌声中,敲响时代的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