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3/10页)

“是俺儿子和媳妇。”老妈妈坦然地回答。

那家伙上去就要解杏莉的衣扣,一面说:

“快解开搜搜,里面藏的什么东西!”

杏莉着了慌;老妈妈护住她,哀求道:

“老总,孩子病刚好。她身上什么也没有。求老总,别叫她受着凉。”

那家伙阴沉地冷笑一声,瞅了一下杏莉那灰脏的脸,没再动手。他又指着德强,忽然吓唬道:

“哈,八路,八路!”

“你说什么,八姑?”老妈妈装作不懂,“噢,你问孩子几个姑姑呀。唉,告诉老总,一共两个。去年死去一个,可怜死人啦,撂下一大堆孩子。唉,是得伤寒死的呀!我去送殡……”

“妈的,谁叫你叨叨这些!”敌人不耐烦地扇老妈妈一耳刮子;骂着拖过小方,指着德强问道:

“他是什么人?”

“俺哥哥。”孩子从容地回答。

“哎,你说他是八路,我给你糖吃。”敌人说着把手伸进一口袋里,佯作掏糖的样子。

“不,他是俺哥!”小方肯定地说。

“你妈的小兔崽子!撒谎!”敌人扯着孩子的耳朵,撕扭着拖到身前来。

德强气恨得真要冲出去,砸死这些野兽;杏莉又吓又怕,又气又恨,全身在战栗;老妈妈紧紧把他俩护住。一切都指望在孩子身上了!

敌人抓住孩子的大拇指,折着问:

“快说!他是不是八路军?这里面谁是?”

“不是。他是俺哥哥呀!俺谁也不知道啊!”小方跺着脚,疼痛地叫喊着。

格吧一声,孩子幼嫩的大拇指被折断。他哭得哑了气,倒在地上。

敌人疯狂一阵,撤走了。

德强满面泪下,紧紧抱起小方,激动地说:

“好兄弟!你救了我们。好兄弟,我永远不忘你!”

小方紧紧搂住德强的脖子,挂着泪珠的脸欢笑了:

“八路军哥哥,咱中国人死也不当汉奸!我是儿童团员哩!”

德强把他抱得更紧。

杏莉哭着拉住老妈妈的手,感动地说:

“大娘啊!你救出咱们的命。幸亏你啊!叫我怎么来报答你好啊!”

老妈妈给她擦干泪水,感慨地说:

“好孩子,咱们是一家人呀!我的儿子也是八路军;媳妇是在上次扫荡被害死的。你们多杀几个鬼子,早一天把日本鬼子打出去,这比什么都好!我为你们死了都甘心!”

在这黑暗重重的雨夜,你就是走出自己的村庄,恐怕也会迷失方向。在闷雷的催促下,大雨倾盆地下着,好像是水井倒过来了一样。

闪电下,出现一条急浪滚滚水质浑浊的河流。它汇集了莱阳城附近平原上的雨水,夹着黄黑的泥土,咆哮着冲进南海里。

若是没有四周的狗吠声,谁也难知道哪里有村庄。远处传来断续的枪声。全被雷雨声埋没了一切响动的二三十个人,正在这雨天黑夜里往前挪动。

他们,有被背着的,有扶在别人身上的,有相互依偎着的,有拄着拐棍的……摇摇晃晃,颠颠踬踬,正走着,突然都怔住了!河流挡住他们的去路。人们立时惊愕不安地骚动起来。

走在队伍最后面的一个黑影,一发现前面停止了脚步,就把身上背着的一个身体高大粗壮的人,轻轻放下来,扶他坐在草地上,她自己急忙赶上前,冲着一个正在发愣的人,问道:

“于兰,怎么啦?”

“白队长,你看……”没等于兰说完,问者就明白了。

白芸瞅着这急浪滔滔的河水,听着兽嚎般的水声,也发起愣来。后面的枪声,似乎被人们忘记了。

白芸不自觉地摘下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军帽,擦了把脸上的水和汗。她同这里的其他人一样,衣服湿得紧绷在身上,束得简直难以呼吸和迈开脚步,身上全被泥浆糊遍,像刚从稀泥潭里爬出来的。

这几十个人里面,有一半是伤员。部队在烟(台)青(岛)公路间游击敌人,有了伤员,就要转移到海阳一带的根据地里去。几年来,白芸已做过数次这样的工作。每次,都在群众的帮助下,胜利完成了任务。这次却遇到不幸的情况。

今天黄昏时分,他们被投降派赵保原的部队包围了。担架队的老乡被打散,只剩下卫生员和来护送的战士。他们一面抵抗一面带着伤员突出敌人的包围。

白芸他们冲出后,敌人拼命追赶。幸而遇上大雨和漆黑的夜,给敌人增加了困难。但也使自己失去方向,以致遇上拦路的河流。

怎么办呢?

白芸虽是个久经战火锻炼的人,但这时也失去了固有的平静,紧皱起她那很少这样皱过的眉头,两眼凝视着汹涌奔腾的水面。临走前于团长庄重信赖的话,还响在她的耳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似乎还没有离开她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