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青年猎手导跳绝壁岩(第3/7页)
“二十七八月黑头,”
“暴风送来雪朋友。”
“溜溜滑,滑溜溜,”
“雪板一闪飞山头。”
“捉拿国民党,土匪特务头。”
“林海雪原无尽头!”
“赛不过小分队有劲头。”
“咱能撵瘫匪徒骑的千里马,”
“咱能追上匪徒射出的子弹头。”
“管他司令马,”
“管他专员侯,”
“都叫他在咱手里变成碎骨头。”
这个一句,那个一语,你来上句,我对下联,战士们的乐观的情绪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放射着他们全身无比的力气。在他们心目中根本不存在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少剑波却在深思着他眼前摆着的各项问题:暴风雪之后滑行,特别长途滑行是有极大的危险,陷进深雪坑就要被埋葬,因此必需得借借太阳的帮助,使雪煞着煞着,更为保险,这就必需有二十个钟头以上的良好阳光,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可是这与他原计划的七天行程,却有了极大的冲突。现在他离开夹皮沟已是十一天了!粮食已快吃完,可是路程仅走了一半,在这里要想找到补充粮米的地方根本是一种不可能的事,这里是渺无人迹的。
他更加觉得自己的任务重大,在这里,他是党的任务的寄托者,小分队全体生命的决定者,然而,单就他对付当前这个自然环境来说,已远远地超过远洋航行的船长了!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军用地图,可是看来看去,离他最近的屯落还是夹皮沟。由于许多军事上的原因,决定了他是不能够再回去取粮,于是他只有决定多吃兽肉和松子,把粮米匀出来喂马。为了怕伤了战士们的肠胃,命白茹在肉汤里多加苏打。又学得了夹皮沟猎人的办法,饭后多喝浓茶。入林以来,小分队已养成了喝煮浓茶的习惯,他们每人身上都背着两三块大茶砖。
两天过去了,小分队拔寨起行,行不数里,尖兵的两个战士,突然陷入了深坑。从坑口上看,陷坑处是一个陡斜的偏坡深壑,这壑也不知有多深。从压塌的坑口的断面看,上面那层雪的硬壳只有三公分厚,下面全是松软的雪面,当两个战士陷进去,四围的雪便合拢起来,将他俩埋在里面,既看不到他们的身体,也听不到他们的呼声。
这一突然的遭遇,使战士们一阵恐怖的惊慌,为战友的生命紧张地担心着。刘勋苍摘下滑雪板,马上就要跳下去。
“慢来!”少剑波一面阻止,一面把手一摆,“快拿绳子。”
用一根大绳拴在刘勋苍的腰上,“快下去!”刘勋苍将身一纵,跳进雪坑。上面的几个战士紧拉着绳子的另一头。当大绳放到五六米长时,坑里的刘勋苍又被雪埋没了。
“快拔上来!准备四个人一起下!”少剑波显然万分焦急和紧张。
战士们一齐用劲,把刘勋苍从雪坑里拔出来,他已是一个浑身沾满雪粉的白人了。
“太深!太深!噗噗!太深!”刘勋苍两手紧张地擦掉他脸上头上的雪,一面连声不断地建议,“扩大洞口!扩大洞口……”
“对!必须这样!”
孙达得和另外两个体格强壮的战士,已和刘勋苍背靠背相依地拴在一起,每人手里拿着自己的滑雪板,四个人一起放进雪坑,他们四个一人一个方向,各把自己眼前的坑壁,用滑雪板狠劲地向四围推去。坑口扩大了,虽然雪壁还仍然有些塌落,但是因为坑口的扩大,总算埋不了人了!一米,三米,七米,十米……四个人紧张地干下去,陷人坑已成了一个十多米深的雪井。上面的战士们已望不到他们,只看到黑洞洞的一个无底深井,只听得他们紧张的劳动声。
“好了!拔!”四个人一齐在下面急促地喊道。
“拔!拔!……”井底的四个人再一次紧张地呼叫。
“用力!”杨子荣一声命令,二十几个战士一阵呼喊,像拔河比赛一样,把六个人拖出雪坑。
两个战士已经窒息了!
“人工呼吸!快!”少剑波手拿着怀表命令道,“扎帐篷!”
白茹和刘清泉,一人一个实行着人工呼吸,五分钟后两个战士的胸部已在微弱地起伏。少剑波手把着他们的脉搏,显明地感觉到,他俩随着呼吸的恢复,脉搏的跳动一次比一次加强着,眼睛也睁开了。
大家的恐怖和担心,随两个战士的一丝苦笑消失了,他俩从嗓子里发出一句几乎听不出来的声音:“同志们……好了……”
大家轻松地喘了一口气,空气顿时愉快起来。
帐篷扎好了,把两个战士抬进去。白茹和小刘用酒精遍擦他们的四肢,几个战士帮助做着全身的按摩,以刺激他们心脏机能的恢复。
由于这一次的遭遇,少剑波只得决定再等两天。两天中他一再地思索着雪原上的又一教训:“大山涧好过,小沟壑难蹚。”他努力要在地图上找一条避开沟壑的道路,可是地图虽然详尽,却怎么也难找出只有十米八米深的沟壑来。这又是前进途中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