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国文物大案——武则天明堂玉佛头失窃案(第10/12页)
不过真正让我们三个起疑心的,不是她的学历,而是她发表的硕士论文。
方震提供的这份简历很详细,除了写有她的个人信息以外,还罗列了她曾经发表过的论文题目。这位木户小姐的硕士论文题目,翻译成中文以后,叫做《“包浆”成分度量之再检讨》。
这个题目在外行人眼中,平淡无奇,还有些拗口,可在我们眼里,却实在是不得了。
“包浆”是个古董术语,又叫“黑漆古”,也称“蚕衣”,都指的是在古玩表面浮起的一层光皮。真正的古旧东西,上面泛起的光泽沉稳内敛,摸上去似乎有一种温润腻滑的手感——这是无论如何也伪造不出来的,那些新造的赝品再怎么模仿,也只能泛起贼光。鉴定古董,包浆是个很重要的手段。
可到底它是怎么回事,谁也没法说透彻,更多的是一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外行人就算知道有包浆这么个概念,可把古玩搁在他面前,他也分不出哪种是贼光,哪种是旧光;而一个几十年的老行家,扫一眼就能看出来,凭的就是感觉。
而现在看这个论文题目,这个木户小姑娘野心可不小,竟然想把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包浆”成分搞清楚,还要科学量化,这可真是个大手笔。如果她真能弄成了,以后就不用大师鉴定,直接拿仪器一扫:这是贼光,这是旧光,全搞定了,比碳14检测管用多了。
我扫了眼论文发表时间,发现是在两年前,心里冷笑了一下。两年时间,如果她的论文真提出什么牛逼的理论,藏古界早已大地震了。可见她搞的这个度量检测,应该是失败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挺佩服这女人。研究包浆,可不是光精通考古就行的,冶金、化工、物理、医学什么都得懂,年纪轻轻就敢涉足这个领域,这女人不简单。
“等一会见面的时候,谨慎点。”我对药不然说,药不然满不在乎地晃了晃脑袋:“咱哥们儿是八路军的后代,日本花姑娘,不怕!”
“只怕人家是川岛芳子,不是日本花姑娘。”
方震见我们都看完了,一挥手,招呼我们上楼。三个人纷纷起身,跟随着他朝电梯走去。那本笔记我没地方放,只好捏在手里。很快我们来到了九层。这一层全是套房,走廊上铺的红地毯特别厚实,每走几步都有一个一人高的仿青花瓷六棱大瓶立在墙边,上头还插着几簇新鲜花卉。看来木户这次访问中国,接待规格相当高。
我们走到907房,方震按动门铃,很快一个保镖模样的人半打开门,警惕地扫了我们一眼。方震说了几句日语,还拿出自己的证件,保镖这才打开门,让我们进去。
这间套房分为内外两部,里面是卧室,外头是一个中国风格的宽敞门厅。我们进了门厅以后,从里间走出一个年轻女子。她长得和简历照片里一样,不过近距离看真人,五官更精致一些,谈不上漂亮,但面相舒服,一看就是贤妻良母型。
她冲我们深深鞠了一躬,递上一张名片,用略显生硬的中文说:“我是木户加奈,请多多关照。”我们几个人也纷纷还礼,药不然还贼兮兮地打量了她一番,用译制片的口吻说了句:“小姐你真漂亮。”木户加奈听懂了,面飞红霞,不自觉地把头低下去。黄烟烟狠狠瞪了他一眼,药不然这才闭嘴。
做了简单的寒暄和介绍以后,方震借故抽烟,离开了房间。他这个人一向自觉性很强,虽然一手操办,可绝不涉入。我去见刘局和参加五脉宴会的两次,他都是守在门口。
我估计这也是出自刘局的安排。只让我们跟木户加奈接触,算是中国民间对日本民间,不掺杂政府色彩,许多事情都好开展。
他一离开,屋子里恢复了安静。我们三个人一个来自于黄字门,一个来自于玄字门,还有一个来自被废弃的白字门,彼此之间没有主次,到底谁来做主,一时间还真是难以定夺,于是谁都不肯先开口。
这种尴尬没有持续太久,木户加奈把视线定在了我身上,眼神灼灼,率先开口:“许桑①,我能请问您一个问题吗?”我没料到她会先发制人,只得回答:“呃……请问吧。”
木户加奈问道:“我可以看一下您手里的这本笔记本吗?”
我点了点头,然后把笔记本递过去。木户加奈没有打开看里面的内容。只是轻轻摩挲封皮片刻,便还给了我,然后说:“我祖父木户有三也有一个完全一样的本子,四角也镶嵌莲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