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脱险(第3/16页)

  “干将莫邪舍身入炉,才换来两口利剑,铸钟娘娘舍身入炉,才有北京那一口皇觉大钟。瓷器也是一样。若有人的魂魄在其中嘶鸣,肉体在其中消熔,那便会让瓷色加倍漂亮。”柳成绦滔滔不绝地说着,去看我的脸色。

  我开口道:“难道白口的秘密,你不想要听了?”

  柳成绦哈哈大笑起来:“事到如今,你以为我还会相信您吗?退一步说,就算您知道,又能怎么样呢?这几天我都看明白了,这个秘密,非得把五罐全开了,才能搞清楚。现在欧阳穆穆死了,他的鬼谷子罐,加上我的细柳营罐,我已经掌握了五分之二的纸型。只要再弄到另外三件,自然一目了然,还用你说?”

  细柳营的纸型,已经被柳成绦精心收藏。鬼谷子的纸型,也在昨天被欧阳穆穆拿走放到了别的地方。两个纸型都不在教室现场,不会被爆炸焚毁。

  他居高临下地看着我:“您替我干掉一个对手,又送来一件大礼。机关算尽,没想到却给我做了嫁衣吧?绝望吗?失落吗?”柳成绦越说越兴奋,他抬起皮靴,又开始去踩我的脸。我躲闪不过,被踩得鼻青脸肿,可脸上却始终带着微笑。

  柳成绦更加用力踩去,期望我开口求饶。让敌人在悔恨中堕入深渊,是他最喜欢欣赏的景色。可我却没让他如愿:“你可是犯了一个大错。”

  “哦?愿闻其详。”柳成绦收回皮靴,好奇地问道。

  “拿到纸型的,可不是只有你。”我呵呵干笑道。尹鸿有着卓绝的记忆力,他在操作当晚,已经成功地把两个罐子的纸型都复制出来,带在身上。

  柳成绦很失望:“这就是你的垂死挣扎?太弱了。”

  “如果我说我们拿到了三个呢?”我勉强睁开肿胀的眼睛。

  柳成绦的动作僵住了:“三个?那一枚瓷片不是假的么?”

  我呵呵笑起来:“说它是‘焚香拜月’,那是骗你;可我也没说过它不是五罐之一啊。”

  柳成绦忽然沉默了。他意识到,自己掉入了一个心理盲区,以为用来冒充真品的一定是赝品,却没想过真品也可以来冒充真品。

  他想到那做不得假的釉色和袖子上的八卦纹,不由得失声道:“那是‘三顾茅庐’罐!在杭州被摔碎的‘三顾茅庐’!”

  我点了点头,这小子的反应速度不是一般的快,这么快就想通前因后果了。

  可惜,还是太晚了。

  当时尹鸿从瓷片里提取出第三份纸型后,欧阳穆穆立刻跳出来质疑,随即发生了爆炸。也就是说,现场的人,只有尹鸿一个人见到过这份纸型。如今“三顾茅庐”已经粉碎不存,碎片也毁于爆炸,全世界唯一一份留存的信息,就只有尹鸿怀里揣着的那一份。

  只要尹鸿顺利逃出去,他就有了三份纸型,比柳成绦更占据优势。

  柳成绦道:“你们根本连在哪里都不知道。他能跑到哪里去?”

  “黄山?”

  柳成绦大笑起来,似乎奸计得逞。我也大笑起来:“黄山个屁,你根本是在存心误导我们。”

  这些古董贩子,一个比一个狡猾。柳成绦带我们进来之前,故意让我们看到黄山路牌。如果我们是警方的卧底,肯定会设法通知他们去黄山附近围剿,那可就真是南辕北辙了。

  看我一口说破他的小心思,柳成绦也不气恼:“那您说说,咱们是在什么地方?”

  “呵呵,我们不知道,但瓷器会告诉我们。”

  我们在这里住的时候,向守卫讨了些附近瓷窑烧坏的废瓷。这些瓷器虽然品质不高,不过足以看出端倪——这是景德镇瓷,我们是在景德镇附近的山里!

  一般人会被“安徽”这个概念束缚住,会进入思维误区。景德镇和黄山分属江西、安徽两省,感觉上似乎相距甚远,其实是分省导致的错觉。景德镇在黄山西南方向,两地之间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开车两三个小时就能到。柳成绦既然在黄山虚晃一枪,那么他的真正基地,一定是在景德镇附近。

  景德镇号称瓷都,在中国瓷业中的地位,就算是不懂行的老百姓都如雷贯耳。柳成绦玩瓷器,无论如何也绕不过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

  黄山附近、烧制白瓷。有这两个坐标参照,想猜不到是景德镇都难。

  我看了看柳成绦,知道自己说中了。柳成绦抬起头,向龙王怒喝一声,说你们怎么不去追。龙王紧张地咽了咽唾沫,说我想先控制这个主谋,以为那个废物不重要。柳成绦抓起一个不知是谁的骨灰瓷,重重砸到龙王额头:“蠢材!快去追!”龙王不敢争辩,赶紧跑出屋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