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诚 八大社会思潮的基本脉络(第3/6页)

强世功赞成施密特理论,说政治的首要问题是敌我问题,政治是服从和不服从的问题,你不服从我,就要镇压你。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原来政权垮了,就是因为没有认清政治的本质问题是敌我问题,没有采取强硬的镇压手段,这个教训应该吸取。潘维提出,西方是权力意识,权力本位,中国是责任意识,责任本位。什么是责任本位?就是为老百姓办事。潘维也不谈权力怎样授予。许纪霖最近说,新左派近期演变成国家主义。这个背景就是2008年出现了中国模式说,新左派纷纷出来总结中国经验。汪晖提出,党国体制保证了中国的成功。王绍光、韩毓海讲国家能力,五百年来看历史,看了半天最焦点的问题就是国家能力问题。新左派过去批评市场经济,反对邓小平的“发展主义”,反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现在怎么转为赞美改革开放了呢?突然之间,新左派成了中国模式的解释人,好像过去30几年走过的路都是新左派倡议和支持的。其实,新左派最核心的就是反西方。现在有人说,中国拒绝西方普世价值,拒绝西方的发展道路,也获得成功。新左派就取这一点抬举中国模式,论证拒绝西方的合理性。这同样是出于反西方的目的。反西方就是目的,其他是手段。结果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自由主义反而边缘化了。

新左与自由主义的争论,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展开。一是全球化。对全球化究竟怎样评价,以及中国是不是应该融入全球化。新左派对全球化持否定态度。自由主义支持中国融人全球化。二是中国国情定位。部分新左派认为中国已经演变为资本主义社会。自由主义者认为中国是后共产主义社会或威权主义社会。三是腐败的原因。自由主义认为恶性腐败的原因是体制存在很大问题,权力缺乏制约。而新左派认为,腐败是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导致的。四是对“文革”的评价。新左派跑到“文革”这边来,有一段时候了。杜克大学的詹姆逊热烈赞颂“文革”,他说“文革”是释放了精神原子弹,邓小平否定“文革”,造成资本主义复辟。汪晖的文章跟詹姆逊的口径大体一致。崔之元有一篇长文,论述毛泽东“文革”理论的得与失。他认为“文革”的“大民主”是创造,可惜没有把大民主制度化。五是围绕普世价值的争论,即如何看待自由、法治、民主、人权。新左现在反对普世价值,这是很明显的。自由主义则支持普世价值。

第四,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曾经遭到诅咒。一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发表“九评”,挖苏修的根子挖到了伯恩施坦、考茨基,大批一阵。二是90年代苏东剧变之后,民主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抬头,咱们这边就紧张了.出了十几本书批判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就是不通过暴力革命,不推翻私有制,而是通过改革和扩大民主的途径来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比如缩短劳动工时,提高工资,保障妇女权利,扩大选举等手段。国际工人运动中一直有这样的主张,与暴力革命派产生争论。到了第二国际中后期,恩格斯在去世前几个月写了(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提出利用选举权扩大工人阶级的胜利,还说暴力起义方式过时了。改革派占了上风。伯恩施坦的很多论文把恩格斯这个观点发挥开来,成为第二国际中后期的指导思想。欧洲各国社会党秉承了这个思路,并组建了社会党国际。主张暴力革命的一派单独成立了共产国际。1997年,社会党国际主席来中国访问,中共和社会党国际建立了正常关系。社会党在30个国家执政,在129个国家成立了组织,而共产国际解散了。民主社会主义主要是用民主的手段进入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强调民主,这是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特色。当然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很多,有马克思主义,也有启蒙思想,人道主义思想,基督教思想。它主张政治多元化,主张混合经济,它的社会政策尤其为人称道,不过现在遇到问题了,就是福利保障。

在我们这边也有人主张民主社会主义。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刚开始的时候,李洪林就写文章,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他谈了两条。一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就是错的;二是要实现民主,扩大选举。接着,王若水提出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并且进一步提出反对异化。后来胡绳批评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模式,比如割资本主义尾巴。李锐对毛泽东模式的社会主义的批评,是众所周知的。还有朱厚泽、高放,他们对斯大林模式和毛泽东模式都有很多批评。年轻一点的,比如王占阳和胡星斗。王占阳提出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什么是普遍幸福?王占阳说,公平、公正、自由、人权、民主等都是幸福的要素,社会主义是普遍幸福主义。胡星斗的《宪政社会主义》一文提出法治优先于民主,他说宪政没有姓社姓资的区别,但是要发展可控民主。谢韬提出民主社会主义救中国,这件事大家都了解,就不详细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