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集〕(第3/9页)

太阳光照射在薰衣草草丛里,通往鲤鱼山的路好像穿上了彩色的外套,形成了一种泛蓝淡紫的紫红色光彩。王旭真想挤出时间,骑着自行车去欣赏沿途风景,去体会大自然的奇妙,让自己亲身感受义乌新农村的特色,去领略外婆家乡的风土人情。

穿过隧道、小桥,一路上杨柳依依,牡丹、百合、波斯菊、马鞭、百日草次第开放,展开了迷人的笑容。车停在农庄外,王旭背着双肩包,穿着运动背心,手持运动服,沿着丽水溪一路慢悠悠走来……

“妈!”骆玉珠正气得直瞪眼,转头一看,王旭正笑着望着自己。

胖婶远远地骂着:“你不就仗着自己有个城里的儿子么,我还有俩儿子呢!想跟我斗,谁怕谁啊。”

王旭搂过母亲低声哄着,冲身后的胖嫂暗暗竖起大拇指。

陈江河屁颠屁颠地拿出自己亲手制作的义乌金丝琥珀蜜枣和南枣,王旭狼吞虎咽地吃着千张拉拉面。陈江河在旁边笑眯眯地干着活,还不时地抬头瞧一瞧。

骆玉珠一个劲地埋怨:“这些菜,我是白给你炒了。”

王旭满脸堆笑:“妈,油渣拌千张很香啊,我先把我爸的面吃完;枣拿去公司里,让大家尝尝;你那米饭我保证也吃个精光!”

陈江河得意地笑了笑,故意幸灾乐祸:“看来,儿子还是喜欢我做的面。”

王旭赶紧冲老爸:“爸……”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骆玉珠装作没听见,自顾自地问王旭:“邱岩还没嫁人?”王旭摇了摇头,继续埋头吃。

老两口交换个眼神。

骆玉珠将邱岩名片还给儿子:“你再碰到岩岩就告诉她,女人别光顾着事业,三十好几的人了,再不生孩子就晚了。”

陈江河显得十分不满,故意干咳了几声。

骆玉珠白了老公一眼:“我哪说错了?人活着就得高高兴兴。你告诉她!”王旭应道:“好。”

陈江河反驳:“她高不高兴,你怎么知道?人家邱岩走到哪儿都差不了,凭什么都要按你的衡量标准。”

骆玉珠立即怒吼着:“那就按你的标准,让儿子天天吃面!”

王旭连忙起身,向厨房走去:“妈,我这就去装饭食了。”

陈江河想拉儿子一下,却被妻子拦住。“别为哄你妈高兴把自己给撑坏了。”

王旭笑着应声道:“我还饿着呢,主要是好久没吃我妈炒的菜了。”

吃饱喝足,王旭从包里取出两套可穿戴设备:“妈,爸,你们把这个戴上。”

骆玉珠一边摆弄一边问道:“这是什么呀?”

王旭笑了笑:“这是最新的远程可穿戴监控,你们干农活、睡觉,每一分每一秒的健康信息都会传输到我那儿,什么血压高啊,心跳过快啊,我二十四小时全程进行监控。”

骆玉珠拉下了脸:“连我跟你爸的心跳加快,你都知道了,我们还有没有自由?不戴。”

陈江河十分配合,把设备放到桌上:“这是给孙猴子戴的紧箍咒啊。我们在这神仙居里,什么病也没有。该戴的是你。”

王旭无奈叹息。

骆玉珠指了指碗:“快吃啊,饭要凉了!”

王旭忙端起艰难扒着饭:“我吃我吃!”

临走前,王旭接过一麻袋的菜往车上装。

“爸,我家山庄取名‘金水’,是纪念爷爷的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陈江河乐呵呵地转移话题:“回去让赵姐给你和小路做,这可是真正的有机菜,绿色环保纯天然,都是爸妈亲自种出来的。”

老两口望着车渐渐远去。

骆玉珠摇了摇头:“这孩子,还是没有忘记邱岩。”陈江河看了老伴一眼,默默地转身往屋里走去。骆玉珠则显得心事重重。

“陈家村新村”南面矗立着一座古典式牌楼,上面挂着“中国网店第一村”的醒目招牌,这个美丽乡村有48幢崭新的灰青砖瓦楼房,几乎每家一楼都租给了外来商户经商办厂,二楼、三楼则装潢得富丽堂皇。酷似别墅群的楼房坐北朝南,每条小巷均可通车,笔直整洁,每座楼的四周都包围着绿化带。要不是每盏路灯上挂着“陈家村人民欢迎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字样,谁都还以为是到了义乌市区某个高档小区呢!

由于集聚化早,货源近,电商发达,年轻大学生都来陈家村开淘宝店,“几乎开一家成一家”,从此“陈家村—淘宝第一村”声名鹊起,天南海北怀有网商致富梦想的优秀人才,纷纷奔向了陈家村。

傍晚时分,在跨界互联网文创园里,让人眼花缭乱的激光灯闪耀着,随着动感的节奏,各色皮肤组成的美女啦啦队在台上热舞。台下群情激昂,欢呼声此起彼伏。旁边一块电子牌显示着倒计时,还有不到一分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