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集〕(第3/6页)
当晚,简易屋里,王旭俯身注视着屏幕思索,问了一句:“借龟拒虾?”
邱岩点头:“WTO商战的经典!费尔南德借此占领了道德制高点,所以不管我们怎样解释都很被动。人们会先入为主地认同他,而否定我们。”王旭若有所思:“所以不能做无用的辩解。我现在发现你越来越牛了,邱岩同学,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高度的?”
“因为我爸去世前,有篇没有写完的论文,讲的就是商品不光有商品性,还有人性和周期性。先学会做人,再努力赚钱!后来我把它完成了,那是我报考斯坦福商学院的论文,我想去那里深造。”
王旭震惊:“啊?那是最顶级的,你考上啦?”
邱岩苦笑:“要是考上了,我就不回来了。我想可能因为论文有两个作者,违规吧—我把我爸的名字写在了前面。”
王旭叹了口气:“庆幸啊,你没考上,不然我又得多等几年。”邱岩期望地张开大眼睛:“等什么?”王旭坏笑:“没什么。”邱岩歪头盯着他,含着火辣辣的目光:“你必须说清楚!”
王旭清了清嗓子,坐在电脑前,转移话题:“既然我们把对手的战术摸清了,那就好好研究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应对。”
邱岩若有所失,坐在一旁。她似乎希望王旭说点什么,又似乎怕他真的说出什么来。
突然,邱岩发现了手机上的一篇广播稿,是关于王旭帮助这个村的,题目是《归去来兮》:在外谋生的村民如候鸟般,一个个都回到了村里。村里青山绿水环绕,满坡的杉竹茶园,瓜果飘香。想当初泥石流后,这里民居破败,道路泥泞。自从义乌老板捐献了资金和救灾物资,乡里、县里也给了他们配套援助。为了保护环境,王旭教他们拆除破旧棚屋、猪栏和厕所,村里订了村民公约,村民承包的山林就成了自己的生命线,林木砍伐后马上就会补栽新苗。现在,村里到处是林木葱郁、河水清澈、茶园遍地。村民们过上了自足快乐的生活。今天,很多村民在山上放羊了,去年羊肉涨到近40元一斤,估计他们一年干下来收入能超过6万元。还有几个在山上种西瓜、草药的,收益也很好。村里租来临近的茶山和空地,开办了有机茶厂和休闲山庄,村“两委”也支持致富的村民回村发展旅游事业。来自义乌市国际商贸城的来料加工,已为全乡培养了40多名经纪人,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有限的几件被铺,早已被几个心灵手巧的妇女包扎好了。房间里放满了野葡萄、野菊花和各种酒瓶装的糯米酒。邱岩一下子就看中了“铁皮石斛种苗”。
老村长介绍:“这是白娘子盗来的仙草,生长在我们柳州深山老林里的铁皮石斛。它吸收了天地的灵气,享受了日月之精华。为了找到它,我们村里的老药农在7月开花时就上山了,可是奇花异草生长的地方,往往有毒蛇出没。采药人腰上系上绳索,把自己吊在半空,一碰到铁皮石斛,旁边洞里的毒蛇就会拼命攻击你了。所以这是冒死用生命采集来的。”
一下飞机,邱岩就把深绿色的铁皮石斛种苗放到车上,吩咐驾驶员:“这一盆珍稀濒危药用仙草,是柳州老村长送给骆总的,我们一定要把它养活。”
“这是浙大、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的联系方式,一起给我妈。”
三
从机场出来,王旭与邱岩坐在车中,各自焦急地打着电话。邱岩担忧地转头瞧着王旭,干爸的手机关机了。
王旭皱眉听着手机:“妈!”
骆玉珠平静地:“到义乌了?你爸刚飞马德里。”
“妈,你跟我爸说,这招叫借龟拒虾!我们不能躲,要从宣传上下手。”骆玉珠苦笑:“真是你爸的儿子!越来越像了,你爸昨晚上也想到了。”
王旭与邱岩交换了眼神:“我们现在就去公司找你!”骆玉珠:“我不在公司,小心点!门口有记者,商城现在不能去,上百家饰品和玩具摊位全关门了。”
王旭惊诧:“这么大的反应?”骆玉珠急促说道:“听我说完!铺天盖地全是负面新闻,受牵连的商家都在躲,约好了谁也不能接受采访。你跟邱岩马上筹备一场联合新闻发布会,几家饰品公司跟我们一起参加。”
王旭挂上手机,与邱岩交换了个眼神,邱岩一脸严峻地看着他:“还按原计划?”王旭点头:“费尔南德既然出了借龟拒虾这招,咱总得表示表示!”邱岩迟疑:“你真能保证查不出问题?”王旭一笑:“三个月前玉珠集团刚搞完内部体检!”
此时的莱昂,已没有了获胜的快感,他必须对付的,是一大群欧洲分销商。他们将莱昂围在中间,大声抗议。莱昂费劲地解释着,后来干脆站到桌子上:“听我说!义乌的消息是,龙头老大陈江河已经飞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