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第3/9页)
陈江河笑着说:“人家迟早会知道你怎么进货的,玉珠,市场大着呢,钱是赚不完的,你别那么小气!”
“等教会了徒弟,就把师傅饿死了。”
“金水叔想让这批后生把鸡毛换糖重新做起来,可这些年轻人心比天高,脚底板比纸还薄,那种走村串户的买卖他们做不了。算了,也不强求,我还怕跟金水叔没法交代呢,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如果他们真的是背着陈金水跟我做买卖,那我就带他们。”骆玉珠眼中闪烁着复仇的光芒。
陈江河转身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她。
三
“瞧,就那边几个厂,剪刀、纽扣、气球、针线……什么小商品都有,你们自己逛去,多给人家说些拜年一样好听的话。大家一起进货,价钱还能往下压一压。”骆玉珠带着陈大光等人在杭州下车,指了指远处的一排排厂房说。
“谢谢玉珠姐!你那袜子从哪进的?”
骆玉珠抱起胳膊冷冷地看着大光:“嘿?惦记起我的袜子来了,蹬鼻子上脸啊你们。”
陈大光不好意思:“玉珠姐,你不是有名的袜子王嘛,大家都想知道你的袜子从哪进的。”
骆玉珠拍拍陈大光的肩膀,招招手。陈大光忙凑上前,骆玉珠在他耳边压低声:“我自己织的。”
“耍我。”陈大光恍然地看着扬长而去的骆玉珠。
正当陈大光和伙伴们商议,如何摸清楚骆玉珠进货渠道的片刻,骆玉珠已经消失不见了,陈大光他们四下里寻找着。而此时的骆玉珠,已经仰躺在从身边经过的一辆拖拉机上,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四
邱英杰激动地看着堆积如山的麦袋,陈江河捧出一把大麦:“我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撞上了。这大麦足够顶饲料了吧?”
“够了够了,你赶紧把老板找来,我跟他谈谈价格。”邱英杰点着头与陈江河说。
陈江河狡黠一笑:“这批货的老板就在你面前呢,谈吧。”
“好啊,陈江河,你出手够快的。”
陈江河得意地说:“富阳的大麦本来是统购统销的,今年收成好,产量高,农民正发愁怎么处理呢,价钱是出乎意料的低。我可跟你交底了,但我卖给养猪场得这个数。”陈江河竖起五个手指。
“谈价?你是要跟公家讨价还价啊。兄弟你不知道这是包赚不亏的买卖吗?”
邱英杰围着麦袋来回转着笑着,不时拍拍这拍拍那。然后又释然一笑,瞧着陈江河,坚决地按下了他的两个手指。
陈江河苦笑摇头,又重新竖起五个手指:“哥,我可是把运输费、人工费全算上了。有这些大麦作饲料,可一下子就把义亭养殖场的困难全解决了,连制作金华火腿的‘两头乌’的原料都不会断货了。价格呢,比外面进的还便宜三成—你总得让我有点赚头啊。”
邱英杰按下一个手指:“就这个数,不能再多了。”
哥俩会心一笑,陈江河爽快地说:“成,搬!”
陈江河穿着跨栏背心,汗流浃背地带人来回搬运大麦,猪圈里的猪挤成了一团,摇着尾巴,吃得哼哼乱叫着。陈江河抹着汗,站在猪栏外看猪吃食。
“江河,跟你商量个事。”邱英杰带着工作人员走来,他拉过陈江河,低声说,“义亭乡里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想用等价的粮票换大麦,看你能不能接受?”
陈江河转身看着工作人员愁苦的脸:“行吧,本来就是想帮忙的,就收粮票!”邱英杰长长地舒了口气,捶了捶陈江河:“你可给县里立了大功了!”
陈江河饶有兴趣地拉过邱英杰:“哥,你走的地方多,是不是隔壁上溪、东河、赤岸缺饲料的养殖场也挺多的?”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上级的饲料粮一直调拨不下来,金华所有的‘两头乌’都饿着呢!”邱英杰笑着看他。
陈江河嘿嘿憨笑起来:“我只有把量跑上去,才有利润啊。”
五
“……别忘了自己的身份!政府跟个人做起买卖来了,你还是北京回来的专家呢,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走廊里各科室的人都在听副县长办公室里传出的斥责声。
“我觉得没有什么错,既解决了乡里养殖场的饲料问题,又让老百姓致富,这种买卖怎么做不得?”邱英杰辩解着。
“胡闹!没有政治头脑,这是典型的投机倒把!这是挖社会主义墙脚啊,同志哥!”拍桌子的声音震天响,把走廊里偷听的人也吓得一哆嗦。
“为什么商品流通就一定是投机倒把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好好地利用市场的调配力量呢?”
“出去,你给我出去!滚!”
“我要等谢书记回来!”邱英杰气冲冲地拉门出来。门重重地关上,邱英杰扫视着看热闹的众人,扶了扶眼镜大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