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3/10页)
老陈:“是,但这个人要除外。”
黄依依好奇地问:“为什么?”
安在天:“他现在身体不好,无法正常工作。事实上,我们刚才在路上已经见过他了。”
不料,黄依依一语道破:“他是不是疯了?”
安在天问:“你怎么知道?”
黄依依:“猜的,你看他的目光,多么神经质,这种人离疯狂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陈二湖:“他曾经是这里最了不起的破译家。”
黄依依:“这种人离圣人也只有一步之遥。”
安在天:“他是因为破译密码疯的,用脑过度,脑筋像琴弦一样绷断了。”
“像纳什。”
陈二湖问:“谁?”
安在天显然也知道其中典故,他说:“世界著名数学家,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他也是被密码逼疯的。”
这时,老陈突然插话道:“其实你也疯了。”顿了顿,又说,“我们都疯了。”
一句话把黄依依说愣了……
陈二湖问:“听说你是数学家?”
黄依依:“算是吧。”
安在天:“不是算,是真格的。”
陈二湖:“真也好,假也好,反正你从此以后不是当数学家,而是当破译员了。我没说错,其实你就是疯了,安副院长也疯了,我们大家都疯了。”
黄依依:“怎么讲?”
陈二湖:“能怎么讲?破译‘光复一号’的决定是武断的,毫无理智可言的,荒唐透顶,是异想天开,是疯子的决定。”
黄依依刚想说话,被安在天拦住。
老陈继续讲述他的理由:“首先,谁都知道,‘光复一号’密码是一部目前世上少有的高级密码,保险期限至少在十年以上。这就是说,十年之内,正常情况之下,任何人都难以破译它,而我们决定破译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想在目前紧张的两岸关系上取得主动权。那么,这种紧张关系究竟会延缓多久?一年?两年?还是十年?二十年?我想顶多就是一两年吧。这就是说,要使这部密码具有理想的破译价值,我们就要在短时间内破译它,顶多就是一两年,而一两年时间我们也许连破译它的门都还摸不到。你们现在信誓旦旦的样子,老实说,我的感觉就是你们疯了,痴了。是痴人说梦,疯人做傻事,不信走着瞧。”老陈这人就是这样,平时不说话,但一说都是实打实的,经常把人和事逼入绝地,让人尴尬为难。
黄依依:“好啊,那我们就骑上毛驴看唱本……”
安在天打断她说:“老陈,我知道你说话不会拐弯抹角,不会躲躲藏藏,不会变通,不会说好听的,你说的这些都有道理,但你也知道,这是上面的决定,我们除了服从别无选择。”
老陈:“是上面的决定不假,但既然我们明知这是个错误的决定,又何必认真,何必这么兴师动众地执行,还专门找一个数学家来。当然,数学家来,我们欢迎,但要我说,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应该安排她去破其它密码,至于‘光复一号’,随便叫两个人破译,给上面做个样子看看就行了。”
黄依依“格格”地笑了起来,说:“你这哪像是处长说的话?铁部长要听见了,还不撤你职!”
老陈:“你以为我稀罕这个职务?这个狗屁职务,谁想拿就叫他拿去……”
黄依依:“我也不稀罕。”
老陈有点揶揄地说:“等你破译了‘光密’,你就是不稀罕也是你的了。在我们701,业务强就是最大的职务,无冕之王。不过,我想这种可能性很小。”
黄依依:“听你这话的意思,好像我肯定破译不了。”
老陈:“起码在短时间之内吧。”
黄依依:“那也不一定。所有的密码就是几道深奥的数学题而已,有那么可怕吗?”
说得安在天和老陈一时都愣着那儿,许久老陈才回敬道:“行,那就看你的。”
黄依依:“不,也要看你的。”她回头对安在天,一字一顿地说,“安副院长,我希望陈处长积极参与到我们的特别行动小组中来。”说罢,拂袖而去,安在天喊都喊不回来。
路上,黄依依在前面走,看安在天追了上来,有意加快了步子,躲进了一片树林子里。安在天追上来,看前后都没了人影,正蹊跷时,黄依依突然从他背后杀出来,把他吓了一大跳。
安在天很是生气,说:“你搞什么名堂,老是没个正经。”
黄依依:“要那么正经干吗?我还没蒙你的眼睛呢,那还不吓死你!”
“你严肃点儿。”
“别板着脸跟我说话好不好?你笑一下,就一下,你笑起来可好看了,俄罗斯有句谚语,笑是力量的亲兄弟。”
安在天凶狠地“笑”了一下,又恢复到生气的状态。
“哼,我不生你的气,你还反过来生我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