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 (第30/39页)

车子才开到可以看见小雷家的地方,宋引就闻到什么臭味,而宋运辉习惯化工气味的鼻子则是到接近村口才闻到。拐进进村的水泥路,只见两旁的香樟树已经枝繁叶茂如华盖,可是宋运辉注意到,这些本该冬天也碧绿的叶子上面都蒙着厚厚的黑灰,看着只觉得脏。而路上也灰,左右的农田也灰,到处都是灰蒙蒙的,只有被风卷起的炮仗纸是鲜红的,只有路过女孩们的衣服是鲜亮的。宋运辉也留意到,路过的人们脸上的笑容鲜亮,看来是发自内心的笑容,看来小雷家缓过气来了。

他的车子才拐进住宿区,便见雷东宝跑着迎出来。宋运辉见了忍不住地笑,这儿果然又成为雷东宝的地盘,他才进村,鸡毛信就不知以何种方式将消息传递给雷东宝。宋引已经认识雷东宝。宋运辉总觉得宋引像程家人,可雷东宝却慧眼识英雄,认准宋引十足像煞宋运萍。因此雷东宝对宋引非常宠爱,而宋引只喜欢雷东宝刺猬似的下巴。

宋运辉抱出不肯走下灰灰脏地的宋引,左右一看,连原本白粉墙面都是灰黑,屋顶早已失了颜色。宋运辉心想,也不知是哪儿的灰,估计与小雷家的发展有关。雷东宝早不容宋运辉多想,嚷嚷着说上话了。后面韦春红也迎了出来,她脸色不好,可这么几天在家休养下来,人却滋润了不少。

宋运辉终于忍不住问雷东宝:“怎么这么灰?又上马什么项目了?”

雷东宝笑道:“这下你不懂了吧。这是熔铜的炉子烧出来的灰。”

宋运辉奇道:“赶紧让你们工程师查查燃烧器,别又燃烧不完全。”

雷东宝还是笑:“不是就不是,烧重油的烟全进烟囱了,现在他们本事好得几乎不见黑烟,连灰烟都不常见。这些灰都是化铜水化出来的烟,除不去的,老工程师说国有铜厂也都一样,哪家做黄铜的厂子都是墨墨黑。没啥,开春下场雨全没了,现在这天气不下雪了,要不起不了灰。”

宋运辉疑惑地问:“还有这臭气呢?还是电缆厂的?”

“你看你看,又来了。不就是些臭气吗?你看村里养的猪养的王八,哪只闻了臭气死掉?又没事,你就是太小心,国有老大哥的臭脾气。那些投资人不是投资到隔壁村了吗?我们每天放臭气过去,恶心死他们。呵呵。进来里面坐。”

宋运辉跟着雷东宝进去,眼中忽然看到一个人,很是眼熟,却又似陌生。他想了一下才想到,这是才四十多岁的雷士根,没想到会老成这样。宋运辉心下感慨,对着冲他招呼的士根也是笑笑,但是没主动上去握手,跟着雷东宝越过士根,走进雷东宝家。有了女主人的家果然有所不同,起码家具将屋子塞满,不是过去的家徒四壁了。

雷东宝和接着跟进来的红伟、正明,以及其他三个宋运辉以前不认识的年轻人,与宋运辉商量如何应对省电缆与外商合资的大事。宋运辉对于这方面的事情不是很有数,想到萧然与日方的合资,日方输入关键设备后,市一机的产品果然性能大增,走出了国门。但是雷东宝也有问题,如果把省电缆的合资比作市一机的合资,那么他们雷霆公司有什么资本可以与人家那么高的技术竞争?连市一机通过合资都拿不到真正的核心技术,那么他们雷霆公司又能从哪儿获取关键的先进的可以打倒合资厂的技术?正明和其他三个显然是懂技术的年轻人都说,他们经过考察市场,都感觉那些国外进口的高级线缆不是目前国产设备生产得出来的,要不然国家也不会花大笔外汇从国外购买。大家都说,现在的路看来只有两条,要么花大钱从国外引进能生产高级成品的生产线,要么只有认准国内市场,持续扩大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可是,前者说说容易,真要进口的话,却是哪来那么多的外汇?

等宋运辉让雷东宝领着参观小雷家一遭,开车领着宋引回家,心里已经基本肯定,雷东宝唯一可行的是实施扩大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战略。首先,他们乡镇企业毕竟融资不易,不靠政府的话,哪来资金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其次,讨论了那么半天,都没听见他们说一句如何提高技术研发的投入。而后者,现在却是东海孜孜以求的大方向。

但看来雷东宝的扩大生产是有的放矢,是经过周密研究计算的。他们准备放弃过去最早的那套设备,因为那套设备入门门槛极低,四周个体作坊似的小电缆厂用的大多是这种技术简单容易上手、投资又不算高的设备,他们雷霆以正规化工厂的操作,成本显然是无法同周围那些作坊相比,不如放弃卖掉,得来的钱添置高价新设备。宋运辉从雷东宝他们的规划计算中,看到他们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走出盲目,摆脱许多乡镇企业盲目上马跟风上马的旧路,正在渐渐从市场中走向成熟。但那才只是正规化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