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3/6页)
“‘你说得对,’有一个警察用很地道的德语说,‘最好还是把它们保存好。’
“‘谢谢你,’我答道,‘你能不能让我们单独告个别?’
“那警察朝门口望了一眼。
“‘如果我要逃跑的话,那我在几天之前早就走掉了。’我说。
“他点点头。我同海伦一起走到她的房间里。‘事情当真发生的时候,’我说,‘跟你仅仅谈论谈论的时候,情况可不一样啦,是吧?’于是我用胳膊搂住她。
“她挣脱了。‘我今后怎么跟你联系呢?’
“我们照例进行了最后一分钟的讨论。我们有两个地址,一个是旅馆,另一个是由一位法国朋友负责转寄。警察来敲门。我就把门开了。‘你随身要带一条毛毯,’他说,‘只有一两天工夫,可是不管怎么样,还是带一条毛毯,另外带一点吃的。’
“‘我没有毛毯。’
“‘我去替你拿一条来。’海伦说。她把我们手边有的食品急忙包扎起来。‘真的只要一两天工夫吗?’她问。
“‘最多两天,’那个警察说,‘只是检查一下你的身份证,总是这一类的事。C’est la guerre, Madame.[47]’
“这句话,我们是经常听到的。”
施瓦茨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卷,点上了。“你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在警察局的等候,别的流亡者源源不绝地涌进来,仿佛他们全是危险的纳粹党人而被逮捕似的,坐在囚车里开往地方警署去的那段行程,还有到了警署之后那种遥遥无期的等待。你也去过勒宾大厅吗?”
我点了点头。勒宾大厅是警署里一间很大的屋子,有几分像电影院,他们平时在那里为警察们放映训练影片。里面有一张银幕和几百个座位。“我在那边待过两天,”我答道,“到了夜里,他们带我们到一间很大的藏煤地窖,里头有长凳可以让我们睡觉。到了早晨,我们都像是扫烟囱的工人。”
“一连好几天,我们就坐在那些椅子上,”施瓦茨说,“我们被搞得脏透了。没有多久,我们果然都像是罪犯的样子,他们本来也是把我们当作罪犯抓来的。格奥尔格对我算是报了仇,虽然他自己并没有策划。我们的住址,他是通过警署知道的。有人替他查看了档案。他没有隐瞒他的党员身份——这一点现在就被提出来了。他们以为我是一个间谍。我一天被提审四次,追问我跟格奥尔格和民社党的关系。起初我笑了起来,事情也太荒谬了。可是继而我发现,荒谬的事可能是十分危险的——拿德国的党作为例子——而现在,在官僚主义和战争的冲击之下,连法国这个理性之乡,似乎也发了疯。格奥尔格自己不知道,在他后面留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在战时,被当作间谍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每天都有一批新的受惊的人被带了进来。前线还没有杀死过一个人——才子们管它叫la drôle de guerre [48]——可是一种战争的气氛,却像瘟疫一样停留在这个国家的上空。个人的生命和幸福已经算不得一回事了。人们再也不是一个个的人了——根据军事标准,他们被区分为兵士、适宜于服军役的人、不适宜于服军役的人,以及敌人。
“在勒宾大厅里关到第三天,我完全筋疲力尽了。我们当中有几个已经被带走了。其余的人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在打瞌睡,有的在吃东西。生活差到了只给一些最低限度的必需品。然而,我们并没有太意气消沉。跟一个德国的集中营相比,这里算不了什么。在最坏的情况下,你也许被踢上一脚或者被推搡一下,如果你对命令反应得迟钝一点的话。可是普天之下,权力终归是权力,警察终归是警察嘛。
“所有这些审讯,弄得我十分疲累。在讲坛的银幕下面,我们那些武装的警卫坐成一排,腿伸在前面。灯光惨淡的屋子,空洞肮脏的银幕,还有坐在底下的我们——一幅仿佛象征着人生本身的阴沉画面:你往往不是囚徒,就是警卫,不过可以自由决定你在这块空白的银幕上要看的是哪一种影片——一部教育电影,一部喜剧,还是一部悲剧。末了,只剩下这块空白的银幕,一颗饥饿的心,以及权力的愚蠢代表。从这些人的举止行动来看,仿佛他们是永世长存的,而且是一贯正确的,虽然那些银幕上已经空白了好多年了。事情总是这样的,我心里想,从来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有一天,我消失不见了,也不会有人更聪明一些。你知道那样的时刻——那时候希望都没有了——你是体验过这种生活的。”
我点点头。“默默地自杀的时刻。你的反抗已经没用了,你不假思索,几乎是偶然地走上了绝路。”
“房门开了,”施瓦茨接着说道,“跟走廊里黄橙橙的灯光一起,海伦走进来了。她拿着一只篮子和两三条毛毯,胳臂上挽着一件豹皮大衣。从她走路的样子和脑袋的姿势,我认出了是她。她一动不动地站立了一会儿。随后,她从一排排座位前面走过来,一边寻找着。她就从我身边走过去,却没有看见我。这跟上一回在奥斯纳布吕克大教堂里的时候,差不多是一个样。‘海伦!’我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