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受侮辱的天蓝色客厅(第2/3页)

是的,心怀嫉妒的乔治·斯居戴利有一个妹妹,名叫玛德莱娜·斯居戴利。她起初是朗布耶沙龙的客人,后来她自己举办了自己的沙龙,年长之后,她写了一本小说,名叫《罗马史》。其实,她的这本书与罗马历史风马牛不相及。书中所描写的是貌似罗马人的巴黎贵人。小说写得极其风雅、虚假、浮夸。巴黎人读它读得入了迷,对于太太小姐来说,这本书简直成了手头必备的读物,何况第一卷还附有那样精美的插图,如同讽喻性的“情感图”一般,上面画着“爱好河”、“冷漠湖”、“情书村”之类。

一大堆乌七八糟的东西闯进法兰西文学,胡言乱语塞满了女才子的头脑。尤有甚者,玛德莱娜·斯居戴利的追随者彻底搅乱了语言,甚至攻击起正字法来。一个女士的头脑里,孕育成熟了一个出色的设计方案:为了使妇女容易理解正字法(因为妇女比男人永远落后一大截),这位女士建议妇女按单词的读音写字。为这个方案大声疾呼的女士的嘴还没闭上,女才子们便灾难临头了。

1659年11月间,流行一个传说:莫里哀先生要在波旁剧院演出一个新的独幕喜戏。剧名使公众很感兴趣,它叫做《可笑的女才子》。11月18日一个晚上,莫里哀在演高乃依剧本《西拿》的同时,上演了这个新作。

喜剧一开场,池座的观众便怀着喜悦的心情屏息凝神地观看。从第五场起,包厢里的太太小姐们瞪大了眼睛(我们是根据流传到现在的《女才子》文本中那几场算起的)。戏演到第八场时,那些侯爵夫人便惊慌不安起来,按照当时的习俗,他们都坐在戏台上,就是说,坐在戏台上的两侧;而池座的观众不住地哄堂大笑,哈哈笑声一直连绵到剧终。

剧情是这样的。两个名叫卡多和玛德隆的傻里傻气的小姐读了许多斯居戴利的作品;有两个青年向她们求婚,因为他们够不上风雅人物而被逐出门外。这两个青年人进行报复。他们把自己的两个仆人装扮成侯爵,让这两个小鬼头去拜访这对女傻瓜。她们热情接待了这两个骗子手仆人。喝得醉醺醺的马斯卡里向这两个傻小姐整整胡扯了一个钟头,另外那个骗子仆人若德莱胡诌自己在战争中的丰功伟绩。马斯卡里仰着无耻的嘴脸不只是念,而且唱着自己胡诌的诗,诗的内容大致如下:

我的视线不离开您,

这时候,在阳光灿烂的白天

我欣赏着您的美丽,

您的眼睛夺走了我的心啊。

抓住那个贼,贼,贼!

“捉贼!捉贼!”仆人在池座观众呼啸声中凄厉地喊道。

那“情感图”和编唱这类诗篇的沙龙显然受到了侮辱,此外,图的作者和这些沙龙的客人也受到了侮辱,不过,对于后者来说,想挑剔什么是困难的,因为剧中描写的不是真正的侯爵,而是乔装成侯爵的仆人而已。

舞台上演着精悍的闹剧,这个剧绝不是没有深意的。这是描写当今巴黎习俗风尚的闹剧,而这些习俗的享有者和风尚的创造人正坐在包厢里和戏台上。池座观众不住地哄堂大笑,用手指点着他们。这些观众认出来了沙龙的老爷,他们被昔日的室内陈设商当着诚实的公众,弄得名誉扫地。包厢里的人惴惴不安地小声交谈着:观众中风传说,卡多无疑是凯特琳·朗布耶,玛德隆正是玛德莱娜·斯居戴利。

侯爵们坐在戏台上脸色发紫。担架抬着莫里哀扮演的马斯卡里。他的蠢笨的假发又大又长,在他鞠躬行礼的时候,假发梢扫着了地板。他的头顶戴着一顶像大疙瘩似的小帽,裤腿膝盖上缀着奇形怪状的花边。老演员若德莱饰假侯爵若德莱一角。莫里哀和若德莱这两个喜剧演员在戏台上几乎是脚向上走路,他们耍了一连串各式各样的语义双关的花招,逗乐观众。其他演员和他们配合得很合拍,这里面有演高西布斯的女儿——玛得洛娜一角的德·勃里小姐。

大家来欣赏欣赏,我们这些侯爵夫人和女才子是多么可爱呀!请问,这两位是仆人吗?当然是仆人,可是他们从谁那里模仿来的这些派头呢?……好笑!好笑!那套衣服,直到最后的一根绦带,还有那一句一句的歪诗,那种过分拘泥、矫揉造作的样子,那股对待下人的粗野劲儿,好笑!

当莫里哀从假面具的眼孔里定睛凝视观众的时候,他看见包厢里在那些扈从前面坐着尊敬的朗布耶夫人。所有人都发觉,这位令人敬仰的老太婆恨得咬牙切齿,脸色发青。她很清楚剧情的含意。何况不只是她一个人懂得!池座里有一个老头当场高呼:

“加油,莫里哀!这才是真正的喜剧哩!”

一颗炸弹落在女才子队伍旁边爆炸了,马上造成了一片惊惶混乱,于是朗布耶的一个最忠实的崇拜者和旗手,把交给他的旗子抛进泥潭,第一个离开了朗布耶的队伍。这个逃兵不是别人,正是诗人缅纳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