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肉豆蔻的话(第2/4页)
肉豆蔻一直埋头工作到二十五六岁。那期间她问很多人相识,有几个男子对他表示过好感,而她同他们的关系却浅尝辄止。她无论如何都无法对灾肉之躯的人怀有很深的兴趣。肉豆蔻脑袋里满满装着服装图像。较之实实在在的人,她觉得服装设计图更为有血有肉活龙活现。
但二十七岁时,在服装界新年晚会上认识了一个相貌奇特的男子。男子脸形虽还端庄,但头发乱蓬蓬的,下领和鼻端尖如石器。看上去与其说是妇女服装设计师,更像是个狂热的宗教活动家。比肉豆蔻小一岁,瘦如钢筋,眼睛深邃无底,富有挑衅性的视线存心让人不舒服似地到处扫描。然而肉豆蔻从那眸子中发现了自身的投影。对方当时只是尚不出名的服装设计新手,两人见面也是第一次。当然其传闻肉豆蔻是听到过:有特异才能,但傲慢自私动辄吵架,几乎无人喜欢。
"我们两个算是同类,两人都是大陆出生,他也是战后只身一人坐船从朝鲜撤回来的。他父亲是职业军人,战后过了一段相当贫苦的日子。小时候母亲得伤寒死了,因此他也才开始对女人服装感兴趣。才华是有,但为人处事简直笨拙得无以复加。自己是搞妇女服装设计的,却一到女人面前就脸红,举止粗鲁。就是说,我俩双双都像是失群的动物。"
第二年两人结婚了。那是1962年的事,转年(东京奥林匹克那年)春生的孩子就是肉桂。名字是到肉桂吧?大概?肉桂一出生,肉豆蔻就把母亲接来照看孩子。她从早拼命干到晚,没时间照料幼小的孩子。所以肉桂几乎是由祖母一手带大的。
至于是否真的把丈夫作为男性来爱,肉豆蔻并不清楚。她不具有做此判断的价值基准,丈夫那方面也是如此。将两人结合在一起的是偶然邂逅,是对于服装设计的共同热情。尽管如此,结婚头十年对双方都可谓硕果累累。两人一结婚便同时离开所在的公司。独立开了一门服装设计事务所。那是青山大道后街一栋小楼里朝西的小房间,通风不好,又没空调机,夏天汗出得手里铅笔直打滑。无须说,工作一开始并不一帆风顺。两人都令人吃惊地缺乏实际能力,或轻易落入不良对手的圈套,或因不知同服装界惯例拿不到定单,抑或犯下无可设想的简单错误,事业无论如何也走不上正轨,险些落到负债夜逃的地步。突破口是肉豆蔻由于偶然的机会找到一位高度欣赏两人才华并发誓效忠的精明强干的经理。此后公司严然证明以前的挫折纯属子虚乌有识地蒸蒸日上。销售额逐年倍增,两人白手起家的公司在1970年取得了堪称奇迹的辉煌成功,就连不请世事自视甚高的她们本身也始料未及。两人增加职员人数,迁入主要大街的大写字楼,在银座、青山和新宿开了直销店,首创的名牌得到舆论界广泛报道,而广为世人知晓。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两人分担的工作性质也发生变化。服装设计虽说是一种创作行为,但与雕刻与写小说不同,它同时也是涉及很多利益的商业行为棗不是说只消关起门来一个人鼓捣自己喜欢的东西即可,而需要有人出头露面。作为商业的贸易额越大,这种必要性越是迫切。必须有人到晚会和服装表演会上寒暄致词或闲聊,有时还要接受舆论界采访。肉豆蔻完全无意扮演这样的角色,结果由丈夫走在前台。而丈夫也和肉豆蔻同样不擅长交际,起初甚为痛苦。面对陌生人他无法谈笑自如,每次回来都筋疲力尽。但大约持续半年之后,他突然发觉自己对出面讲话也不似以前那般不堪忍受了,笨嘴笨舌虽一如从前,但与年轻时相反,他的这样生硬与木讷竟似乎成了吸引人的魅力。人们没有将他冷若冰霜的应答视为不谙世事的傲慢,而作为别具一格的艺术气质接受下来。为时之久,他甚至开始对自己 所处立场自得其乐起来。如此一来二去,他竟被誉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英。
“你恐怕也听到过他的名字。”肉都蔻说,“但实际上当时设计工作的三分之二都是我一个人做的。他大胆而有独创性的构思已作为商品步入正轨,他已经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的构思,而使其展开、扩大和成形是我的任务。公司规模扩大以后我们也没有从外面请设计师。当帮手的人固然增加了,但关键部分只我们自己干。这里边绝没有什么等级意识,我们想做的只是我们自己心目中的服装。什么市场调查呀成本计算呀会议呀,一律不屑一顾。如果想做这样的衣服,就直接设计成样,最大限度利用优质布料,投入时间精心制作。别的厂家用两道工序做的地方我们用四道,别的厂家用三米布料做成的地方我没用四米。检查一丝不苟,不中意的绝不出手。卖剩下全部扔掉,不搞减价处理。当然价格也高一些。最初同行们都不以为然,认为不可能成功。但最终我们的服装成了一个时代的象征之一,就像彼得·马科斯的画、伍德斯托克(Woodstock:纽约东部一个小村庄,一九六九年八月十六日在此举行了有三十人参加演出的大型音乐演奏会)、《逍遥骑士》(《EASY RIDER》,美国电影,意为“飙车手”,一九六九年上映。该片表现两个年轻人骑摩托车横穿美国大陆的流浪生活,开拓了美国新电影之路)这类东西一样。那时设计服装实在叫人心花怒放,再大胆的设计都不在话下,都有顾客跟上来,简直就像脊背生出大大的翅膀,任凭哪里都可自由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