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9/9页)
她把饭菜装好了盘子。餐桌摆在会客室。她一边向楼梯走,一边大叫道:“妈妈!”接着她打开通往店铺的大门,“阿道夫!”维罗克先生还没有改变姿态,他显然在这一个半小时里丝毫未动。他沉重地站了起来,一言不发,没有脱大衣和帽子就要吃饭。他在家里的沉默寡言并不令人吃惊,这个家坐落在肮脏的街道上,很少有阳光普照,在破旧的店铺后面到处是破烂垃圾。然而,维罗克先生在这一天的沉默寡言显然是若有所思,家里的两个女人都注意到了。她们沉默地坐着,不时地看可怜的史蒂夫一眼,害怕他多嘴生事。史蒂夫隔着餐桌面对着维罗克先生,表现得很好、很安静,茫然地盯着维罗克先生。为了防止史蒂夫惹一家之主生气,这让两个女人每天都处于绝非微不足道的焦虑之中。史蒂夫,自出生之日起就是她俩焦虑的根源。她俩总是温柔地用“这孩子”暗指史蒂夫。史蒂夫已故的父亲为有这样古怪的儿子而感到羞辱,所以总是拳脚相加。因为他是个非常敏感的人,作为一个男人和父亲,他的痛苦是非常真实的。后来,她俩要防备史蒂夫去惹绅士房客,这些房客自己也都是非常怪异的,很容易生气。此外,史蒂夫的未来如何永远是个令人焦虑的问题。那个生活在贝尔格莱维亚区一间破旧地下室早餐厅里的老妇人,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可能去劳教救济院生活,就感到心力交瘁。她常对女人说:“如果你没有找到这么一个好丈夫,我不知道那个可怜的孩子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维罗克先生对史蒂夫给予了关照,就好像一个不太喜欢动物的男人或许会喜欢妻子的宠物猫似的。他关照,虽说很善良,但总是敷衍了事,与妻子对宠物猫的关照在本质上是一回事。这两位女人承认,要求对史蒂夫更多的关照恐怕也不合理。维罗克先生对史蒂夫的关照已经足够赢得这位老妇人的尊敬。她早年过着无依无靠的苦日子,形成了多疑的习惯,他多次焦虑地问女儿一个问题:“亲爱的,你难道不觉得维罗克先生已经厌倦看到史蒂夫了吗?”对这个问题,温妮总是习惯性地微微摇摇头。不过,她有一次进行了反驳,态度相当无礼:“他会先厌倦我的。”一阵长时间的沉默。温妮的母亲把脚靠在木凳上,似乎要彻底地理解女儿的回答,因为女儿具有女性远见的回答让她大吃一惊。她根本不理解为什么温妮要和维罗克先生结婚。温妮这样做是很明智的,事实证明对温妮最合适,但女孩子也许希望找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有好几个年轻人追求温妮,只有临街那个屠夫的儿子,虽然是屠夫父亲的帮手,但温妮和他非常情趣相投。他确实生活有赖于父亲,但他父亲的生意很好,前途相当好。他带着温妮晚上去过几次剧院。就在温妮的母亲开始害怕听到他们订婚消息的时候(如果温妮走了,她只好依靠史蒂夫做帮手了),温妮的罗曼史突然结束了,温妮的样子很难看。就在这个时候,维罗克先生出现了,神奇般地住进了第二层楼的卧室,那个有关年轻屠夫的问题消失了。这显然是老天有眼,给予温妮一次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