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家园(第6/35页)
“你在这里干什么?!”他朝彼得大吼。
所有的客套都烟消云散。莱姆侬俨然是一只正在展示统治地位的猩猩。
“我准备把这只买下来。”彼得镇定地说。他指了指奥多。
“你要买,现在?”莱姆侬说,“我们是不是还要给你添四头大象和一头河马?或者是两头狮子加一群斑马?这里不是宠物店!你他妈给我滚出去!”
“我会付给你一万五千美元。”啊,这个五位数听上去是多么悦耳。一万五千美元——比他的车还贵出不少。
莱姆侬难以置信地望着他,鲍勃也一样——他已经悄悄溜回了走廊。“好吧,好吧,看这挥金如土的架势,你确实是个参议员。哪一只?”
“那边那只。”
莱姆侬看了一眼。“哈。再没有比那个傻蛋更的了。他每天就一个人待着傻乐。”他想了想,“你刚说一万五千美元?”
彼得点点头。
莱姆侬笑了。“可能这儿确实是间宠物店。鲍勃,你招呼顾客很有一套嘛。托维先生——不好意思,托维参议员——如您所愿,宠物猩猩归您了。唯一要提醒您的是:我们概不退款。您买下他,要是玩腻了想退货,我们倒是可以接手,但您一分钱也拿不回去。明白了?”
“成交。”彼得说。他伸出一只手。莱姆侬和他握了手。他的表情似乎在说:他刚听到了世界上最荒唐的笑话。
彼得瞥了奥多一眼。往外走时,他从眼角的余光里看见猩猩转过头来。彼得又看了他一眼。奥多再次凝视他。他的心里一阵悸动。他一直在注意我。他喃喃低语:“我会回来的,我发誓。”——这句话说给猩猩,也说给他自己。
他们沿走廊往外走。他环顾左右,有个现象让他惊讶:黑猩猩之间的区别如此明显,他进来时居然没有注意到。他本以为黑猩猩都大同小异。事实并非如此,远非如此。每只猩猩都拥有独特的体形和姿态,毛色和花纹各异,面部的光泽、肤色和表情也各不相同。他意识到这些猩猩超乎他的想象:每一只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个性。
到了大门口,鲍勃悄悄蹭到彼得身边,面带忧虑。“我们是可以出售猩猩,”他说,“但是只对——”
莱姆侬挥手让他滚开。“蠢货,蠢货!”
他们回到车前。彼得迅速与莱姆侬达成协议。他会尽快返回,大致需要一到两周时间进行必要的安排。他答应寄来一张一千美元的支票作为定金。莱姆侬负责准备所有的文件。
汽车发动时,彼得转身从后窗望出去。莱姆侬脸上依然挂着胜利者的窃笑。然后他转身面对鲍勃,面色一沉。显然鲍勃会被劈头盖脸臭骂一顿。彼得很同情他。
“玩儿得还不错?”司机问。
彼得神情恍惚地靠在座椅上。“很有意思。”
他不敢相信自己刚才做的事。他买只黑猩猩回渥太华干什么?他住在一幢公寓的五层。邻居们能接受大楼里住进一只巨大笨重的黑猩猩吗?在加拿大养黑猩猩合法吗?黑猩猩能适应加拿大的寒冬吗?
他摇了摇头。克拉拉去世刚六个月。他不是在某处读到过,痛失至亲的人应该至少等一年再对生活做出重大改变吗?难道悲伤让他丧失了理智?
他真是个傻瓜。
回到酒店后,他没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包括俄克拉何马人和他的加拿大同胞。第二天上午回到渥太华后,他同样守口如瓶。到家的第一天,他在自责与震惊之间徘徊,有时甚至完全忘了这件事。第二天,他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会买下这只黑猩猩,然后把它捐给动物园。他知道多伦多动物园不养黑猩猩,但是另一间动物园(比如卡尔加里?)肯定会接受这只动物。它会是一件价值不菲的礼物,不过他将以克拉拉的名义捐赠。如此便物尽其用。问题解决了。
第三天早晨他醒得很早。他躺在枕头上瞪着天花板。奥多红褐色的眼珠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彼得告诉他:我会回来的,我发誓。他的誓言不是把奥多留在动物园,他的誓言是好好照顾他。
他必须说到做到。该死,他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他希望说到做到。
一旦下定决心,之后的事便水到渠成。他把奥多的定金支票寄给了莱姆侬。
显然他们不能住在渥太华。在俄克拉何马,把猩猩关进笼子的借口是科学研究。在加拿大,这个借口可以是天气。他们需要更温暖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