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归途(第26/26页)

不同于玛丽亚·洛佐拉和大夫所钟爱的侦探小说,玛丽亚的死永远成谜,没人能够给出精妙的解释。梅洛太太有些难过。

梅洛太太听见一声喘息。洛佐拉大夫醒了。她听见他开始哭泣。他不知道她已经到了,不知道他不是孤身一人。哭声越来越大,他哭得撕心裂肺。可怜人,可怜的人啊。她该做些什么?如果他意识到她在这里,会很尴尬的。她可不想这样。或许她可以弄出点儿动静,让他知道她来了。他还在痛哭不已。她静静地站着,一动不动。然后梅洛太太开始责怪自己。说不定这个男人只是需要帮助呢?她刚才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她转身向洛佐拉大夫的办公室走去。

————————————————————

(1)在基督教中,“基督圣体”一词有两个主要含义:一是指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对着面包说“这是我的身体”,二是圣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和《以弗所书》中用该词指代基督教会。有时也指耶稣复活后在天堂的身体。

(2)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被誉为“医药之父”。

(3)此处的话引自《圣经·诗篇》(22:1-15),用词稍有变化。

(4)在《圣经》中,约伯原本拥有幸福的家庭,却被灾难夺走了亲人、健康和财富。他在痛苦中试图寻找命运的答案。

(5)见《路加福音》(18:17)。

(6)Legion一词是《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里对于耶稣治好附魔之人的神迹的统称。玛丽亚的姓氏是Legion,有双关的意味。

(7)又称为“同观福音”或“符类福音”,指《新约》中的前三本福音书,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它们在结构、内容、词语表达上都大致相近,而与第四福音书《约翰福音》有很大不同。

(8)《但以理书》(4:3)中说:“他的国是永远的!”

(9)引自《马可福音》(4:34)。

(10)拿撒勒是以色列北部的一座城市,据称耶稣在此地长大。拿撒勒人耶稣意味着耶稣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编注

(11)指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他是第一位皈依基督教的罗马皇帝,承认在罗马帝国内部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

(12)原文“Et tu,Brute?”是一句拉丁语名言。罗马执政官恺撒被元老院议员行刺时,他发现行刺者中包括自己最信任的助手及养子布鲁图(Brute),于是在绝望中说出这句遗言。这句话在关于背叛的描写中被广泛引用。

(13)据《圣经》福音书的记载:按照惯例,巡抚在逾越节期间会按民众的意愿释放一名囚犯。巡抚彼拉多将强盗巴拉巴和耶稣一同带到犹太群众前,询问两者中应释放哪一个。群众在大祭司的挑唆下要求处死耶稣。彼拉多迫于压力,释放了巴拉巴,判处耶稣死刑。

(14)“熏鲱鱼”(red herring)是一句英文俚语。欧洲人在训练猎犬追踪狐狸时,会故意放置气味独特的红色熏鲱鱼作为干扰。因此“熏鲱鱼”指分散注意力的线索。

(15)《旧约》中先知们预言的救世主。

(16)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英文姓氏是Christie,恰好含有Christ(基督)一词。

(17)译文摘自新星出版社2015年简体中文版《死亡约会》,朱琳译。

(18)后面提到三种先后发生的尸体变化:尸冷、尸斑、尸僵。三个词的英文名称中都含有“mortis”一词,因此被欧塞比奥戏称为“莫提斯三姐妹”。

(19)“尸冷”的音译,英文为algor mortis。

(20)“尸斑”的音译,英文为livor mortis。

(21)“尸僵”的音译,英文为rigor mortis。

(22)原文为葡萄牙语。这两个词的读音很接近,所以欧塞比奥怀疑自己听错了。

(23)葡萄牙货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