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晚上11:00~次日凌晨1:30(美国中部时间) 9(第2/9页)

但是,无论航班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航路管制总会毫不犹豫地尽快满足。

现在,地面已经开始做相应的准备了。多伦多的航路管制中心坐落于离市区大约14英里的一座非常漂亮的现代建筑里。收到2号航班请求返航的消息后,管制员叫来了一位主管。这位主管正和其他区域联系,为2号航班清理前面以及下面紧邻的航路,为的是以防万一。之前刚把2号航班移交给多伦多中心的克利夫兰航路管制中心已经收到了提醒,正做好准备重新接管这架飞机。随后,克利夫兰会把这架飞机移交给芝加哥中心,而此时的芝加哥中心正在接收这则通知。

2号航班的驾驶舱内,机长正在接收新的航路管制指令。“下降至飞行高度层280。离开飞行高度层330请报告。”

安森·哈里斯确认收到。“多伦多,我是环美2号。我们现在正开始下降。”

在机长哈里斯的指挥下,第二副驾乔丹此刻正用公司的无线电系统向环美航空的签派员报告:航班决定返航。

通向前机舱的门开了。格温·米恩走了进来。

“我说,如果还想要点心吃,真抱歉,你们可吃不到了。你们可能没注意,我们还有几位乘客要照顾呢。”

“你不听话,我稍后再处理。”德莫雷斯特说,“现在,”他学着格温的英式口音道,“我们遇到了点儿小麻烦。”

从几分钟前收到林肯国际地区航运经理发来的那则消息到现在,表面上驾驶舱内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可实际上,之前那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荡然无存。虽然三位驾驶员全都尽力保持镇静,专注于眼前的工作,精神高度集中而且反应敏捷,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另外两个人的心态变化。眼下,他们必须担起责任,当机立断。正因为会遇到这种紧急时刻,航空公司副驾晋升机长之路才十分漫长,他们必须通过多年的训练,积累丰富的经验。飞行本身,即操控一架飞机,算不上什么难以企及的成就;商业飞行员之所以薪水颇丰,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娴熟的驾驶技能,还有飞行的大智慧。德莫雷斯特,哈里斯,包括还稍欠火候的赛伊·乔丹,此刻都在积极调动自己的这些储备。2号航班的情况还没有到千钧一发的地步,幸运的话,也许危机根本不存在。但是如果真有紧急情况,机组人员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想让你找一位乘客,”德莫雷斯特对格温说,“但别让他发现你在找他。我们有一份他的样貌描述。你最好把上面的内容全都读一下。”他把写有那则选择呼叫消息的笔记簿递给她。格温凑近一些,在他身边带罩子的小灯下看了起来。

飞机微微晃了一下,格温的一只手在弗恩·德莫雷斯特的肩头轻轻蹭了一下。他能感觉到格温就近在咫尺,鼻尖传来一股熟悉的淡淡的香水味。他朝旁边看了一眼,昏暗的光线下,刚好看到格温的侧影。她读那条消息时,表情变得十分严肃,但并没有惊慌失措。这让他想起,今晚早些时候,自己多么喜欢眼前这位姑娘——她个性坚强,举手投足间却又充满了女人味。刹那间,他想起格温今晚跟他说了两次,她爱他。那时,他就在想:自己有没有真的爱过谁呢?驾驭个人感情的缰绳一旦拉得紧紧的,永远都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但是,此时此刻,直觉告诉他,他对格温的感觉跟他所理解的爱情十分接近。

格温把那条信息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得慢了一些。

有那么一瞬间,他感到十分恼火,因为他和格温去那不勒斯的计划因为这一突发情况不得不向后延迟。随后,他立刻反省自己。眼下应该把工作放在首位,况且目前也只是延迟而已,回到林肯国际之后也许要等24个小时才能再次出发,但最终总会去的。他没想到那个炸弹威胁也许不会很快排除,也没想到这个危机不会像大多数危机一样顺利解决。

德莫雷斯特身旁的安森·哈里斯正驾驶飞机慢慢转弯,尽量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从飞行员面前的针球仪来看,他这个弯转得非常完美,操作精准。针球仪是飞行仪表中的老古董了,林德伯格当年驾驶“圣路易斯精神”号单引擎飞机连续飞行穿越大西洋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更早之前的老飞机用的也是这种针球仪,现代的喷气式飞机依然用它来指示转弯方向和侧滑程度。安森·哈里斯驾驶飞机转弯时,针球仪的指针微微倾斜,小球却停在中间一动不动。只能从罗盘和陀螺仪的读数变化上看出2号航班正在180度转弯返航。哈里斯刚才就说,乘客不会注意到飞机返航,他说得没错——除非有人此时正透过窗户向外张望,而且刚好对东西向航路与月亮星辰的位置关系非常熟悉,否则根本察觉不到。被乘客察觉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他们只能赌一把了。好在地面的景色被云层遮住了,没有人能看到并认出下面的城市。眼下,哈里斯开始降低高度,飞机机头微微降低,油门杆拉回最低进油量,这样发动机的声音变化就不会太大,和正常飞行时几乎别无二致。哈里斯此时正全神贯注,根本没工夫注意格温和德莫雷斯特在干什么。他的操作精准无误,堪比教科书上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