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晚上11:00~次日凌晨1:30(美国中部时间) 2(第4/5页)
“咱们一直没好好磨合,”梅尔争辩道,“不管你怎么想,我一直想迁就你来着,我想你也是。究竟谁下的功夫更多,我说不清。显然我觉得是我,你觉得是你。关键是,咱们努力了很长时间,但就是没用。”
辛迪慢慢地说:“你说的对。尤其是最后这句话。我也一直这么觉得。”她停了一下,又补了一句,“我想跟你离婚。”
“你最好想清楚,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梅尔心想,即便到了这个时候,辛迪还在犹豫不决,需要他帮自己拿主意。若不是在谈这么严肃的事,他肯定又要笑话她了。
“我想清楚了。”辛迪说。她又说了一遍,语气更加坚定:“想得很清楚。”
梅尔平静地说:“对我们两个来说,这个决定也许是对的。”
有那么一瞬间,辛迪有些犹疑。“你也想清楚了?”
“对,”他说,“想清楚了。”
这事竟然毫无争议,这么快就决定了。辛迪似乎犯了愁,她问道:“我们就这么决定了?”
“嗯。”
两个人还面对着面,不过气已经消了。
“真该死!”梅尔动了一下,似乎想往前迈一步。“对不起,辛迪。”
“我也很抱歉。”辛迪站在原地没动,声音比刚才坚定了一些。“但这是最明智的做法,不是吗?”
梅尔点点头。“对,应该是。”
两个人知道,一切都结束了。只剩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商量了。
辛迪已经开始打算了。“当然,瑞贝塔和莉比归我,但你可以来看她们。我绝对不会给你使坏的。”
“我想你也不会。”
对,梅尔心想,两个女儿自然应该跟着妈妈。他会想念她们的,尤其是莉比。在外面见得再频繁,也抵不上家里的日日陪伴。他想起今晚跟小女儿在电话里聊天的样子。莉比第一次在电话里要什么来着?一张2月图。对,他现在就有一张,上面绕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圈子。
“我会找一个律师,”辛迪说,“会提前告诉你他是谁的。”
梅尔点点头,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如此,一旦决定结束,就会变得客观冷静,就事论事。他想,也许这是最和平、最文明的结束方式。无论如何,辛迪似乎很快就恢复了镇静,她坐在之前坐的那把椅子上,一边照化妆镜,一边补妆。梅尔甚至觉得,她的心思此时已经不在这儿了。她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梅尔心想,遇到这种情况,女人不是应该比男人更情绪化吗,但辛迪似乎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反而是他鼻子有些发酸,快要落下泪来。
他听见外面的办公室里有动静,有人在说话走动。有人敲了下门。梅尔喊道:“请进。”
是奥德韦警官。他走了进来,随手把身后的门关上。看到辛迪也在,他赶忙说:“抱歉打扰了,贝克斯菲尔德太太。”
辛迪抬头看了一眼,然后又转过身去,没有答话。奥德韦觉得气氛不对,站在那里不知要不要继续说下去。“要不我一会儿再来。”
梅尔问:“什么事,内德?”
“抗议噪声的梅德伍德居民来了。航站楼中央大厅里已经聚集了好几百人,还有人正在来的路上。他们都吵着要见你,但我按你的要求跟他们说了,让他们派几个代表过来。他们选了6个,还有3个报社的记者。我说记者也可以来。”奥德韦警官朝门外的接待室点点头。“这会儿都在外面等着呢。”
梅尔知道,自己必须见见这几个代表。跟人谈话这种事,他一向手到擒来。
“辛迪,”他请求道,“我就出去一会儿,用不了多久。你等我一下行吗?”她没有回答,梅尔便补了一句:“求你了!”
辛迪还是谁也不理。
“这样吧,”奥德韦道,“要是现在不方便,我跟那些人说,让他们改天再过来。”
梅尔摇摇头。都已经答应他们了,而且是自己提出来的。“还是让他们进来吧。”奥德韦警官正要转身离开,梅尔补了一句。“对了,我还没跟那个女人聊过……她叫什么来着?”
“格雷罗,”奥德韦说,“也不用跟她谈了。我来的时候她好像正准备走。”
片刻之后,梅德伍德来的6个人——四男两女——陆续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三名记者。其中一个是《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名叫汤姆林森,是一个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平日总是报道航空港和航空领域的新闻。梅尔跟他很熟,对他精益求精、不偏不倚的报道十分钦佩。汤姆林森的署名文章偶尔会出现在全国性的杂志上,另外两名记者梅尔也略知一二。年轻一点儿的男记者是《太阳时报》的,那个年纪大些的女记者则来自一家当地周刊。
透过开着的办公室门,梅尔看到奥德韦警官正和外面那位格雷罗太太交谈。她站在那里,裹了裹身上的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