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二部 晚上8:30~晚上11:00 (美国中部时间) 6(第2/5页)

该死的,梅尔·贝克斯菲尔德!该死的烂雪!去他的那个有事没事专搅和别人婚姻的臭航空港!

报社的那个德里克·伊登回来了,手里拿了给辛迪和他自己的酒。他穿过房间朝辛迪走来,看到辛迪注视着他,便冲她微微一笑。他看上去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辛迪了解男人,就能看出他这会儿也许正在盘算,今晚跟她睡上一觉的胜算有多大。辛迪猜想,做记者这行的,对那些备受丈夫冷落、孤独寂寞的人妻一定非常了解。

辛迪自己也在盘算着跟这个德里克·伊登发生一夜情的可能。估计他30岁出头,有一定的两性经验,但还算年轻,兴许自己还能教他一两招技巧,正和辛迪心意。从外形来看,他还是挺不错的。应该会体贴入微,也许温柔有礼,会有予有求。而且,他也有这个意愿,他去拿酒水之前就已经有所表示了。只要精神敏感的两个人心往一处想,用不了多久就能彼此会意。

几分钟前,她还在权衡到底是回家还是去航空港。此刻,她似乎有了第三种选择。

“给你。”德里克·伊登把酒递给她。辛迪看了一眼,杯子里有不少波旁威士忌,估计是他让酒保多倒了些。真是的!男人是不是都这么明目张胆啊。

“谢谢。”她嘬了一小口,隔着玻璃杯看着他。

德里克·伊登端起他的酒,微笑道:“这里挺吵的,是不是?”

辛迪心想,亏他还靠写文章吃饭呢,对话这么老套。她已经想到了,如果自己说是,他立马就会说,那咱们去个安静一点儿的地方吧?接下来的对话也不难想象。

辛迪拖着没回答,又嘬了一口波旁威士忌。

她在考虑。当然,要是莱昂内尔在市里,她就不用跟这个男的纠缠了。莱昂内尔是她避风的港湾,往日一直希望辛迪和梅尔离婚,好娶辛迪为妻。可莱昂内尔是一个建筑师,现在在辛辛那提(还是在哥伦比亚?)出差,做他该做的事,要他回来,还得等上一段时间。

梅尔并不知道辛迪和莱昂内尔的私情,至少不是很清楚,不过辛迪觉得梅尔已经疑心她在外面有人了,一直偷偷摸摸的。她还有种感觉:梅尔其实并不在意。这恰好为他专心打理航空港、对辛迪不闻不问找到了借口。那个该死的航空港,在他们的婚姻里比插足的第三者还可恶一百倍。

以前,他们之间也不是这样的。

刚结婚那会儿,梅尔才从海军部队退役不久,辛迪一直对他的事业心引以为豪。后来,梅尔迅速跻身民航管理界,虽然职位不高,但每次升职或接受新的任命,她都非常开心。梅尔的地位一步步升高,辛迪也妇凭夫贵,在社交圈体现得尤为明显。那段时间,他们几乎每晚都有应酬。辛迪会代表两个人接受鸡尾酒会、私人晚宴、首演之夜、慈善晚会等诸多邀请。碰到同一天晚上有两场应酬,辛迪最擅长判断哪一场更重要,然后把另一场委婉地推掉。参加那些社交活动并结识一些大人物,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就连梅尔也明白这一点。辛迪的所有安排他都好好配合,毫无怨言。

辛迪现在意识到了,问题出在她和梅尔的长远目标是不一样的。梅尔把他们的社交生活看作满足事业抱负的一种手段,事业是最重要的,社交手段最终可以弃之不用。相反,辛迪把梅尔的事业看作进入上流社会的通行证。回想过去,她有时觉得,如果两个人从一开始就能很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也许就能互让一步。但很可惜,他们都没能理解对方。

自从梅尔出任林肯国际总经理一职并当选为航空港管理委员会的会长,他们俩便逐渐出现了分歧。

得知丈夫的活动和影响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华盛顿特区,辛迪简直欣喜若狂。梅尔常常被叫到白宫,和肯尼迪总统交往甚密。这让辛迪觉得,他们马上就能踏进华盛顿的社交圈了。她乐观地憧憬着未来,仿佛看到自己同杰基、埃塞尔或琼在海厄尼斯港或白宫的草坪上散步,合影留念。

但这些全都没发生。梅尔和辛迪并没有踏进华盛顿社交圈半步。他们原本可以轻易做到,但在梅尔的一再坚持下,他们开始谢绝一些邀请。梅尔跟她分析说:如今,他在事业上积累的声望已经很高了,再也不需要担心是否能“打入”社交圈,而且他向来都不在乎自己的社交地位。

等辛迪明白过来,发现自己完全接受不了这种变化,于是跟梅尔大吵了一架。这也是一个错误。梅尔有时想跟她讲理,但往往辛迪一发火,他的倔脾气也上来了,坚持己见,不撞南墙不回头。他们越吵越凶,吵了一个星期,辛迪变得更不讲理了,两个人的关系也进一步恶化。蛮不讲理是辛迪的一个缺点,她自己也知道。她多半也不想那样,不过有时候看到梅尔那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她的暴脾气就一下子蹿上来,顾不了那么多了——就像今晚打电话时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