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傍晚6:30~晚上8:30 (美国中部时间) 3(第3/7页)

两人穿过拥挤的人群和行李堆,塔尼娅调整了一下步伐,放慢速度。她平时习惯了小步快走,而梅尔则走得慢些。塔尼娅发现梅尔比往常瘸得更厉害了。她很想搀着他的胳膊,扶他一把,转念又觉得最好还是算了。她还穿着环美航空的制服呢,免得流言到处乱飞。最近,他俩常一起走,被大家看到好多次了。而且她敢肯定,航空港的流言制造机早就马力全开,火速把他俩记录在案了。现在,大家可能都觉得她和梅尔早就睡在一起了,可事实并非如此。

他俩正朝着中央大厅的云中机长咖啡厅走去。

“你说的焖羊肉,”梅尔说道,“我们能改天晚上再吃吗?后天怎么样?”

刚才塔尼娅突如其来的邀请,着实让梅尔吃了一惊。尽管他们两个已经约会过好几次了,但大多都是一起吃吃饭,喝点儿东西,塔尼娅从来没有请他去过她的公寓。当然,请他去那里也可能只是吃顿晚饭。但是,也有可能不仅仅是吃顿晚饭。最近,梅尔觉得,如果他们在航空港之外的地方继续约会的话,两人的关系肯定会更进一步。但他一直挺小心谨慎的,直觉告诉他,跟塔尼娅在一起并不是一夜风流这么简单,两人都会深陷感情的旋涡。

此外,他还有一个顾虑——他和辛迪之间的问题。即便这些问题能解决,那也要费上好大力气。然而,一个人能同时解决的问题总是有限的,而且说来也奇怪,他觉得婚姻稳固时处理一段风流韵事总比婚姻风雨飘摇时容易得多。同样,塔尼娅的邀请也让人无法拒绝。

“后天是周日,”塔尼娅说,“我正好不用上班,如果你有时间来,我肯定没问题。”

梅尔咧嘴笑了:“美酒佳肴,烛光晚餐?”

他竟然忘了后天是周日,但不管是周几他都要来航空港的。即便暴风雪停了,他还是有一大堆后续工作要做。至于辛迪,她自己不也好几个周日连招呼都没打就出门了嘛。

为了给一位行色匆匆、面色红润的男乘客让路,塔尼娅暂时跟梅尔分开了。那位乘客身后跟着一位行李工,行李车上的行李堆得满满的,最上面放着高尔夫球杆和网球拍。也不知道他具体去哪儿,想必是遥远而温暖的南方,塔尼娅顿时心生羡慕。

“好啊,”两人重新走在一起的时候,塔尼娅对梅尔说,“美酒佳肴,烛光晚餐。”

他们二人走进那家咖啡厅,一位活泼的女服务员认出了梅尔,赶忙丢下其他客人,径直把他领到靠里的一张小桌子前,上面放着“已预订”的标牌,航空港高层管理人员常用这张桌子。梅尔刚打算坐下,不小心打了一个趔趄,一把抓住了塔尼娅的胳膊。那位眼尖的女服务员把这一幕全都看在眼里,朝他们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塔尼娅心想:流言制造机马上就要发即时快讯啦。

她大声说道:“你以前见过这么多人吗?这恐怕是我见过的最混乱的三天。”

梅尔环顾了一下这家拥挤的咖啡厅,时不时杯盘碰撞叮当作响,盖过顾客的交谈声。门外的旅客络绎不绝,梅尔望着最外面那扇门点点头:“今晚还不算什么,等C–5A的民航客机开始营业,那才叫人多。”

“我知道——747客机我们都快应付不过来了,更别说1000名旅客同时涌向乘机柜台了……老天帮帮忙啊!”塔尼娅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你能想象他们取行李时,会变成什么样吗?我连想都不敢想。”

“很多真正该操心的人,现在也不愿意想啊。”梅尔发觉他俩的对话已经自然而然转到工作上去了,不由得心情愉快。塔尼娅对飞机和航线非常着迷,她喜欢谈论这些,梅尔也是。他喜欢和塔尼娅在一起,这也是原因之一。

“你说谁没操心?”

“那些在地面上为航空港和空中交通制定政策的人。他们大多数好像都觉得目前的这些客机能一直飞下去似的。他们似乎还坚信:只要大家不闻不问,装不知道,就真不用去管那些大型新式飞机的事了,更别说建什么地面配套设施了。”

塔尼娅若有所思地说:“但是,每个航空港建筑都挺多的。走到哪儿都一样。”

梅尔递给她一支烟,塔尼娅摇头拒绝了。梅尔给自己点上一支,回答道:“大部分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个航空港在附近增建或者改造的大楼,左拼右凑来的,一点儿远见都没有。不过也有例外:洛杉矶的算一个;坦帕、佛罗里达还有达拉斯沃尔斯堡的也是;它们会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最先做好准备承载超大型新式喷气客机和超音速客机的航空港。堪萨斯城、休斯敦以及多伦多的也不错;旧金山有这个计划,但也有可能因为政治压力没法施行。北美地区的航空港,也就这几个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