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2/5页)
“今天来行里找卓妮行长,有三件事恳请老大姐给以帮助。一件是牛行长双规以后,行里的工作几乎瘫痪,职工们人心惶惶,思想波动大,情绪十分不稳定,已经给县上的经济工作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牛行长的事县委政府有责任,我们已安排纪委做好相关的工作,请老大姐和市行领导放心。二是三江源电站和响水河电站项目已停工很久了,投资商意见大,责任却在县上,这不仅关系到项目的推进和建设成本,而且关系到三江县对外招商的形象。按照行里的要求,公司和县上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严格按照市行的要求进行整改和规范,加强了财务管理,严肃了拨款纪律,增添了改进的措施。三是禹王乡旅游项目的整体开发。这个项目不仅是县上的富民项目,也是全市文化兴旅的一个重点项目,县上是再也拿不出任何资金了,只好找老大姐救急了。”说后,余县长很礼貌地站起来给行里的领导行了礼,鞠了躬,才又小心地落座。
关于水电项目问题,老胡做了补充;关于旅游项目问题,文星和多吉做了补充,特别是文星的补充让行里的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说得方圆有度,描绘得气象万千,阐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从中看到了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小地更是听得全神贯注,心悦诚服。这才几年呀,文星居然变得如此博学多才,如此的胸怀广阔,目光深远,在他面前她似乎矮了许多。然而,她不可原谅他的是他成为姐姐传销的忠实铁杆,让姐姐在一次次走投无路的时候又信心高扬,坚持错误。胡思乱想中,相关部门的人员都发表了意见,卓妮行长把目光投向了小地:
“小地,你既是工作组的组长,又是三江的人,听听你的意见。”
她是没有任何准备的,这种场合得稳重,不是她说话的地方。但行长点将了,在家乡的父母官面前,不表明态度又怕他们再误会和责怪她,只好很原则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三江县的这些项目我认为都是好项目,应该全力地给以支持。上次检查出问题以后,公司和县上的整改决心大、力度大,效果也还可以。建议由行里领导带队再进行一次回检,达到要求以后尽快启动拨款程序,让项目尽快地推进。至于旅游项目,县支行应加快评审、评估等基础工作,特别要注意请一些旅游专家参与项目的评审,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不对的地方,请行长和县长批评。”
卓妮行长总结道:“余县长说的三个问题前一个问题给县长通个信息,后两个问题我归纳大家的意见说一下。关于三江县支行的人选问题,党组研究,准备通过公开竞聘的形式来确定,基础工作已启动,时间不会太长。其它两个问题,我同意大家的意见,下来以后由分管副行长安排,分两个组。水电项目组注意程序和管理的措施,旅游项目组注意项目论证,特别要注意多听旅游专家的意见,十天之内写成书面报告报市行。”
一听“十天”,余县长着急了:“卓妮行长,十天是不是太长了?”
卓妮行长却不怎么理会县长的心情:“县长大人,银行有银行的规矩,总不可能为了三江的项目,再弄出几个牛行长呀!”说后,径直出门了。临走时,回过头对副行长说,“请县长他们吃个饭,弄好一点。”余县长还想说什么,卓妮行长已出会议室了。
两天以后,市行的工作组到三江县了,三江县县委、政府宴请,工作组却怎么也不去,说行里有纪律,弄得县里有些被动。第二天出发时,县里安排了警车,分管领导亲自陪同,小地却坚决不同意,一是不准警车开道,二是不准县上的领导陪同。她从车上下来,走到副县长车旁,副县长赶紧下车。
“县长,咋敢劳你的大驾,我一个小女子让你这么重视,我心里承受不起,家乡的事,我会尽力的,你放心地去做其它的工作,有啥事,我会和你及时沟通的。”
副县长不敢不陪,这是县委、政府交代的重要工作,他要是不陪,万一工作组走后还拨不到款,他就脱不了干系了。
“小地组长,你要理解我,支持我的工作,这不是陪不陪的问题,是我的重要工作。”
小地也骑虎难下,她实在不能、不愿、不敢这样做,她也不该这样做。“县长,你更要理解和支持我,如果我答应你了,我会受批评甚至挨处分,如果这样,我写出的报告提出的建议的分量就会大打折扣。我们还是以项目为重吧,你一千个、一万个放心,家乡的事就是我小地的事。”副县长不知所措了,小地说得对,他反驳不了她。在他似乎还不能完全下台时,办公室的人说:“县长,组长说得对,就听她的吧,三江的人都会支持三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