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第8/47页)

我发现她在穿着上比以前注意多了。大家责备她的唯一缺点就是,太不注意穿着打扮。这位傲岸的女子自有自己的道理,使我找不到任何借口对她妄加猜测。但她怎么掩饰也没有用,我总觉得她的魅力太强,反而觉得不很自然;我心中暗自叫劲儿,一定要弄清她为什么不注意打扮但却依然光彩照人;如果她在头上挽一个髻的话,那我就会指责她想卖弄风骚了。今天,她的魅力一点也不小,但她并不想运用自己的魅力;我如果没有发现她今天的这番新的打扮的缘由的话,我会认为她今天这么注意穿着打扮只不过是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漂亮女人而已。开头几天,我对此完全弄错了;我没有去想她的穿戴与我到的那天(她压根儿没想到我那天会到来),为什么没有什么不同,我还以为她是为了我才刻意打扮的。在德·沃尔玛先生不在的那段时间,我才醒悟过来。自德·沃尔玛先生动身后的第二天起,她那让人百看不厌的漂亮打扮不见了,从前那让我心醉的楚楚动人的朴素样子也不见了,换成了一种淡雅的装束,让人看着心动而又肃然起敬,娇美的面容更显得端庄。她的风采中透出一股为人妻为人母的尊严;那腼腆而温柔的目光变得更加严肃;可以说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神态遮掩住了她温情的容貌。并不是她的仪容举止有了什么变化;她的心情的平稳、行为的天真从来不是假装的;她只不过是运用了女人们天生就有的才能,有时改换一下装束,改动一下发型,改穿另一种颜色的衣裙,就能改变我们的感情与思想,毫不费力地就对我们的审美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等着她丈夫回来的那一天,她毫不掩饰地又把自己好生打扮了一番,把自己的天生的美貌展现无遗;她走出化妆间时,简直是光彩夺目;我发现她并不是不懂得去掉珠光宝气,以最朴素的饰物装扮自己;在看出了她如此这般打扮的目的之后,我心里气愤地暗想:“她在同我相恋时,为何不这么打扮呀?”

这种打扮的品位从女主人扩展到了这家人家所有的人和事:男主人、孩子们、仆人们、马匹、房屋、花园、家具等等,都打扮得干净利落,这表明主人并非不懂得奢华,只是不愿意这么做而已。或者说,假如美的表现不在于东西之豪华,而在于一切都要井然有序,配合得相得益彰,能反映设计者的意图的统一,那么,这家人家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很美的[11]。就我而言,我至少认为,到一个家庭成员不多但共享天伦之乐的普通人家去参观,比到一座乱糟糟的王宫去参观,要有意思得多,住在王宫里的人,一个个都在琢磨着搞垮别人,浑水摸鱼。治理有方的人家,是一个整体,一切都让人看着惬意,而在王宫里,您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人和物,胡乱地混淆在一起,相互间的联系是表面的,乍看上去,处处美好,仔细再看,顿然省悟。

如果只按照最自然的印象考虑的话,似乎无须刻意求俭,只要具有审美能力就可以做到鄙夷豪华与奢侈了。对称与整齐是人见人爱的。舒适和享乐的样子当然会打动贪图它的人的心,但是,讲究排场是跟秩序与幸福毫不相干的,其目的只是在人前炫耀而已,这能在观者的心中产生对讲排场人的好感吗?是因兴味使然?兴味在朴素的事物中难道不比在华而不实的事物中表现得强过百倍吗?有什么能比摆排场、讲阔气更令人不舒服的事呀[12]?是显示自己了不起吗?但结果却完全相反。当我看见有人想建造一座大宫殿时,我马上就会去想,为什么不把这座宫殿造得更大一些呢?为什么这个主人只有五十名仆人,而不雇用一百名呢?这套漂亮的银餐具为什么不换成金餐具呢?这人把他的马车镀了金,可他为什么不把他的墙围子也装饰上黄金呢?如果他把墙围子装饰上黄金了,那为什么不把他的屋顶也镶上黄金呢?那个想建造一座高塔的人,最好是把它建得直插云霄,否则他把塔修得再高也是白搭,因为他修到一定程度就修不上去了,让老远的人看了会觉得他无力再往高处修了。啊,渺小的爱慕虚荣的人!如果您把您的能耐展现出来让我看看的话,我就会告诉您到底有多么可悲可叹。

相反,如果事事有规有格,不受人言之左右,样样都以实用为主,件件都符合真正的自然需要,那么这家人家呈现出的景象不仅受到理智的赞许,而且也赏心悦目,因为在这个家庭里生活的人们感到舒服惬意,自我满足,不存在自己能力有限之感,看到这幅美好图景没人会感到忧伤的。我敢说,任何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如果连续观赏一小时国王的王宫和豪华摆设的话,是绝不会不感到忧伤,不对人类的命运感到悲哀的。然而,这座房屋以及居于其中的人的简朴而有规律的生活,则让观者们心中暗自欣喜,越看越入迷。为数不多的一些温柔恬静的人,因共同的需要和互相的关心而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齐心协力: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得到满足自己的需要的东西,谁都不会存有非分之想,大家都对这个家十分依恋,仿佛要在此待上一生一世似的,他们唯一的想法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发号施令者很有分寸,而服从命令者热情也很高,所以人员之间工作分配平等,没有谁会对自己分到的工作有所抱怨的。这样一来,谁也不会去羡慕别人的工作;每个人都意识到只有共同财富得以增加,自己的财富才能增长;就连主人们也认为,只有自己周围的人幸福了,他们才能幸福。大家都觉得这里无须添加什么也不必减少什么,因为这里样样东西都有用,而且什么也不缺,因此,这儿看不到的东西,大家也都不想要,而大家在这里看到的东西都足够了,谁也不会去问:为什么不增加一些呀?如果在这里增添些饰物、绘画、枝形吊灯、金饰银饰什么的,那就会大煞风景。大家看到所需之物十分丰富充裕,但又无一样是多余的,所以大家都认为,如果这里没有某样东西,那就是不需要它,而如果是需要的话,那一定是大量存在的。经常不断地看到这家人家把东西拿去接济穷人,您就会说:“这家人家富得放不下自己的财富了。”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