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I(第46/48页)
现在我不再能够兼顾我的忠诚了。马克·安东尼像着了魔一般,盲目地追随着克莉奥帕特拉的脚步;她的脚步受到她野心的摆布,那野心无非是征服世界,让她的后裔在各地称王,将亚历山大城确立为那个世界的首都。我劝止不了马克·安东尼踏上这条灾难之路。此时此刻,亚洲所有行省的军队都在以弗所集结,加入安东尼准备用于对付罗马的哀伤的罗马军团;克莉奥帕特拉敞开着宝库之门,打算不惜钱财对意大利作战;她对马克·安东尼形影不离,只会极力唆使他,以便摧毁您来实现她的野心。据说她从此会和他并肩行军,指挥部队,甚至亲临战场。不只是我,他所有的朋友都多次敦促他将克莉奥帕特拉送回亚历山大城,免得她的身影激起罗马军队的憎恨,但他不肯行动,或者不能行动。
因此我被迫选择,要我深爱的国家,就得舍弃一个渐行渐远的朋友。我会回到意大利,放弃这场东方冒险。而且不是我孤身一人。我一生与罗马士兵同甘共苦,深知其心;很多人不愿在一个外国女王的旗帜下战斗,那些在困惑中选择战斗的人,则会心怀哀痛与不忍,那就会削减他们的力量与战士的坚毅。
我带着友谊来见您,我愿意为您效劳;如果您不能接受我的友谊,也许我还是可以为您效劳的。
XII.马尔库斯·阿格里帕回忆录 残片(公元前13年)
现在,我要谈谈亚克兴之战的前因与战争本身,是它最终带来了罗马翘望已久的和平。
马克·安东尼与克莉奥帕特拉女王在东方聚集了兵力,将军队从以弗所移师至萨摩斯岛,又移到雅典,盘踞重镇,威胁着意大利的和平。在恺撒·奥古斯都第二度担任执政官时,我是罗马市政官;这年的公务尚未结束,我们便将重心转为重建意大利的军队,期求解除东方叛乱的威胁,为此不得不离开罗马多月。我们回来后,却发现安东尼那些与罗马人民为敌的朋友已经倾覆了元老院;我们与之抗争,令他们逐渐意识到破坏意大利秩序的图谋不会得逞,于是,在这年的两位执政官带领下,对祖国寡信薄情的三百名元老从罗马出走,离开意大利去投奔安东尼;恺撒·奥古斯都对此感到黯然,但没有动怒,未加阻拦,也不相要挟。
在东方,有些忠诚的罗马士兵不愿听命于一个外国女王,出奔意大利,起初数以十计,后来数以百计;听了他们的陈述,我们知道战争如同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因为逃兵令安东尼的阵营越来越虚弱,假如他拖延太久,就得完全仰赖于那些反复无常、经验不足的蛮族军团及其亚洲统领了。
因此,恺撒·奥古斯都在他二任执政官之后的那年秋季,经元老院与罗马人民同意,宣布罗马人民和埃及女王克莉奥帕特拉敌对交战;在恺撒·奥古斯都带领下,元老们肃穆地步行至玛尔斯广场,在贝罗娜神殿,传令官宣读了战争誓词,祭司向女神敬奉了一头白色小母牛,祈求罗马军队在即将到来的全部战役中蒙受福佑。[29]
塞克斯图斯·庞培战败后,奥古斯都曾经向罗马人民保证内战已经结束,意大利子裔再也不会血染乡土。整个冬季,我们在陆上练兵,修复并扩充了舰队,天气允许时在海上操练;春季,消息传来,马克·安东尼在科林斯湾的出海口集结了水陆部队,打算迅速进攻伊奥尼亚海对岸的意大利东部海滨。为了意大利免受战争的创伤,我们奋力迎战。
东方世界陈兵十万来对付我们——其中三万是罗马士卒,五百艘战舰部署于希腊沿海各地;八万储备军待在埃及和叙利亚。我们以五万罗马士卒应战,很多人是参加过对庞培海战的老兵,二百五十艘战舰,由我统领,另有一百五十艘运输船。
希腊海岸上缺少可以防御的港口,因此,我们即将与安东尼陆战的部队轻而易举便登陆了;我指挥的战舰封锁了从叙利亚和埃及运来补给的海路,所以克莉奥帕特拉与马克·安东尼的兵力只能依靠他们占领的土地来提供食物及其他补给。
我们厌恶罗马人的手足相残,整个春季只限于零散的战斗,希望以封锁而不以战事来达到目的;夏季,我们大量转移到敌人布置了最大兵力的亚克兴湾,希望将那些要防止我们佯占的军队引诱到此,并果然得计。安东尼与克莉奥帕特拉率大军来驰援我们无意攻击的船舰人马,我们在他们前行的船舰面前退避,任其航进海湾,深知它们最终还得出来。尽管敌人的优势在于陆地,我们会迫使他们在海上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