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第3/4页)

我先于优优看到了这片窗外的即景,黄昏时的酒吧一向没人。我独自要了一壶茉莉花茶,默默无言自斟自饮。十分钟后优优来了,穿了厚实保暖的衣服,不像三年前初见时那般瑟缩寒酸。她随身还带着一只旅行提包,看上去是一副整装上路的模样,这行色匆匆的样子让我不免深感诧然。

果然,优优就座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告辞:“我要走了,想跟你说声再见。另外,我还有一件东西,想请你替我还给周月。”

优优打开提包,从中取出一个用报纸包好的东西,放到我的面前。我用手摸摸,感觉很软,问她:“什么?”她表情平静,动手将纸包打开。我心里忽地一热,映入眼中的,原来是那件火红的运动短衫。

优优把短衫摊开,用手摩挲着上面印着的字体,那“仙泉体校”四个大字,看去仍然色泽鲜明。我向那只手提包内无意一瞥,一只布娃娃令我赫然注目。我认出那是当初周月送给胖胖的礼物,此时放入优优的行囊,看来将要跟随优优远行,在优优心中,不知算是情牵胖胖还是情牵周月的一个念物。

后来我知道优优回到清水湖医院的那天,还去了离医院不远的清水庄园,她找到庄园的物业管理部门,打听到她坐月子时租住的那幢房子,空到现在无人再租。在她的要求下物业管理处派人打开了那幢封满灰尘的房子,让她得以旧地重游。她从楼下走到楼上,从卧房走到客厅,到处是凌乱的弃物,屋角还吊着蜘蛛。家具虽然尘封已久,但位置大体没动。时值黄昏,光线已暗,整幢房子就像一部胶片褪色的老式电影,镜头缓慢,颜色模糊,但当初夕阳的明媚,仍可依稀回顾;信诚的轻声细语,胖胖的娇憨咿呀,仍在每一个角落,悄悄掠过,不知优优是否触景唏嘘。在二楼卧房的一角,那张胖胖睡过的小床,还在原处,床上的印花被褥,也保持着真实的凌乱。据我后来向陪同优优看房的一位管理人员打听,优优只是在看到胖胖的小床时,才掉了几滴眼泪。她在那个小床的面前,默立很久,离开这幢别墅时她惟一拿走的东西,就是小床里放着那只布制娃娃。

那布娃娃的憨态,和胖胖相像极了。

从清水湖回来以后,优优去了周月的机关。她从传达室那位见她面熟的老头口中,知道周月去了南方出差,也从他的口中,知道了周月将在哪一天乘坐哪一班火车,从上海回来。

在周月回京的这天,优优贴身穿了那件红色短衫,在秋日已无多少热度的阳光之下,把一件保暖的外衣敞开胸怀,正面露出“仙泉体校”四个醒目大字,站在了北京火车站的旅客出口前边。她从广播中得知,上海抵京的火车已经到站,广播响过十分钟后,大批操着吴哝软语的旅客涌了出来。她终于在出站的人流中看到了周月!周月身着便装,头发直直短短,两眼黑白分明,乌黑有型的眉毛就如同画上的一样。优优那一瞬间的感觉,与十四岁那年竟如一天,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细雨濛濛的黄昏,一个酷似韩国歌星的翩翩少年,向她款款走来。

周月好像也看见她了,立即露出一张甜美的笑脸。她也笑了,但在举步向前的同时,却看到一个女孩从身后跑过,冲到前边,一把抱住了笑着的周月。优优定神看清,那个女孩就是小梅。周月脸上的笑容,原来也属于小梅。属于小梅的还有周月有力的拥抱和俏皮的一吻,然后两人挎着对方的胳膊,随着拥挤的人流,从优优的身边,几乎近得擦肩而过……

这是我后来经过了解并稍加想像而在头脑中形成的画面,在“平淡生活”的这个告别的黄昏,优优其实并未说到这些细节。但她说到了她穿上那件红色短衫的最初意图,是想给周月一个惊讶。我说:你现在也可以穿上去给他看呀。优优却摇头轻叹一声:算了,她说,他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志同道合的爱人,我不想再去见他。但我会一直记着他的,他是我的一个梦想,也许到老了我还会想他!

“现在,”我问,“你要到哪里去呢?”

“我要去找我的大姐。”优优说,“我给贵阳郊区那个酒楼和那个镇的政府都打过电话。他们说酒楼已经关掉了,欠了职工的工资和供货商的钱都还不上,现在镇政府要把它拍卖掉,把拍卖的钱拿去还账。据说报名要买的人很少很少,还是苗副镇长帮忙找了他朋友,估计他肯出的钱也就将将够还账的,总之那酒楼很快就是别人的了。”

我猜想这里不知又有多少黑幕和阴谋,但优优似乎并不深究。她关心的大概只是她的大姐,因为人家在电话里告诉她,她大姐自从丈夫被抓后,当天夜里就疯掉了。现在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电话里的人问优优:“你是她亲戚吗,你是她亲妹妹吗?你们家里最好来个人,把她赶快接回去,要不然她可活不了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