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常庆波:李卫东藏得太深了(第2/3页)
或许他也明白,眼下根本就说服不了李卫东。
“好的,如果常组长您没事了的话,那我就先回农场了。”
李卫东提出告辞。
“嗯,慢走。”
等李卫东离开后,墙后面又钻出个身影。
“组长,这小子好像有点不上套啊。”
说话的正是向天明。
“没事,以后时间还长着呢,他在第三农场,跟在咱们这边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常庆波摇摇头,语气淡漠的说道。
“组长,您真觉得这小子知道些什么?
他如果知道的话,又怎么可能老老实实的把桂少宁交出来?
而且那天晚上我仔细检查过,他的确没有提前进过那间密室。
整个过程,也没有半点奇怪的地方。”
向天明有些不解。
“正是因为没有奇怪的地方,反而才显得奇怪。
他李卫东,一个从农村来的,没有什么背景的乡下小子。
不但能带着桂少宁识破果园的陷阱,更是带着他跑到了城里,还从他嘴里诓出那间密室。
你觉得,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好,咱们先假设他机灵,运气好。
可是,在密室里,面对那么多金银珠宝,就连老汪精挑细选的手下,都忍不住藏了一块银元。
李卫东这个最大的功臣,不但没有一点自傲,更是忍受住那么大的诱惑。
他,凭的是什么?
扪心自问,换做是你,你能忍住钥匙在手,又没有外人的情况下,不打开密室的门,不先看一眼?
但他李卫东就能。
这样的一个人,你还觉得他简单吗?”
随着常庆波的话,向天明也陷入了沉默。
不得不说,换成是他,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还真的未必能忍住。
“所以,您怀疑他?”
“不错,从人性上来说,只有更大的利益,才会让一个人不在乎眼前的小利。你说,如果那间密室的金银珠宝是小利的话,什么才是更大的利?”
“那批真正的物资?”
向天明猛然瞪大眼睛。
“可,可他不是已经把桂少宁交出去了吗?如果桂少宁告诉他,他为什么还要把对方交出去?这岂不是明显的破绽?”
“如果桂少宁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走漏了消息,被李卫东给察觉到了呢?那么,把桂少宁交出去,岂不就是最好的自证清白的方法?”
“可他只有十八岁啊。”
向天明仍旧沉浸在内心的震撼中。
如果不是此时常庆波向他说明情况,他自始至终,压根就没有怀疑过李卫东。
甚至还觉得对方能经受得住考验,是个可靠的同志。
“十八岁又怎么样?古有甘罗十二拜相,近点的,抗战那会,十八岁的将领,难道还少了?有些人,是不能单纯用年龄来判断的。”
“那现在怎么办?把他抓起来审问?”
“你信不信,在没有绝对证据的情况下,你敢抓他,汪振义就敢用枪崩了你?”
听到汪振义,向天明顿时萎了。
他相信,对方真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难道我们就放任不管吗?”
向天明还是有些不甘心。
桂少宁那边失败了不说,现在连人也不归他们管。
可要是能从李卫东这里找到突破口,甚至找到那批物资,不但是大功一件,更能洗刷屈辱。
“谁说放任不管了?他刚拿到工作证明,难不成还会跑了?”
“那我回头联系下第三农场咱们的人,让他悄悄监视对方。”
“不行,对方远比你想象中要狡猾,也要聪明的多,那边的人不能动,甚至短时间内,咱们也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甚至是一直等下去,直至他露出马脚的那一天。”
常庆波这话说的无比坚决。
像他这种人,最不缺少的就是耐心。
一年也好,三年五年也罢。
他都会一直等下去。
他不相信,有人在知道了那么一批物资的情况下,会一直忍下去。
猎人跟狐狸,无非就是看看最后,谁的耐心更好。
此时,正在回农场路上的李卫东,压根就不知道常庆波能够脑补出那么多的东西来。
这想象力,完全可以去写悬疑侦探小说了。
回到农场后,他直接来到农场旁边的砖窑。
虽然来农场有段日子里,可砖窑还是头一次来。
此时,砖窑里很忙碌。
有推土的,有粉碎煤渣的,有拉胚晒胚的,还有专门负责烧制,以及烧好后,运到空地上摆放好,只等着被拉走。
李卫东到这边来,倒不是闲着无聊,想搬砖。
真正的目的是弄点煤块回家。
他那炉子虽然是专用烧蜂窝煤的,但不代表不能烧煤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