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第3/4页)
为此,陶苗几个还在杭州多住了几天,在附近逛逛,拍照,顺便陶苗跟彭婉还买了不少杭市的特产丝巾、手帕、还有旗袍,就连韩彦辰也买了些龙井茶跟富阳的毛笔。
好在这些东西的都不大,要不然陶苗他们还得想办法,先把这些东西托运回去,但就算是这样,陶苗还是多买了一个行李箱,用来装大家买来的东西。
一切都收拾妥当后,陶苗几个又直飞佛市。
从飞机上下来的那刻,陶苗跟彭婉几个,就把身上厚重的衣服,换成了轻便透气的衣服,要不然就他们一开始的行头下飞机在被这佛市的暖阳一晒,那不中暑也得晒得浑身冒汗。
彭婉看着机场外的大太阳,不由感叹的的道:“第一次来佛市,还真不知道这佛市的天气居然这么热。”
“是啊,这里一年四季如春,几乎就没有特别冷的时候。”陶苗说着,脑海里还不由浮现后世的她在佛市家具市场打工的日子,还别说这一幕幕就跟做梦一般,但又那么清晰,清晰到陶苗都还没出机场,就已经都知道飞机场外都有那些公交车站,那班车直通家具市场跟建材市场她都一清二楚。
这大概就是有上辈子记忆的好处吧。
陶苗一边在心里感叹,一边与韩彦辰几个一同走出机场,直接在机场外打了个车,直奔建材市场附近的酒店,准备先落脚之后,在去市场里慢慢逛。
一个小时后,陶苗她们来到了酒店门口,而建材市场就在离这里步行十五分钟的地方。
因为这会儿不是建材市场最兴旺的时候,所以陶苗等人没多久便办好了入住手续。
酒店的员工带着他们来到七楼的套间,里面有一个主卧,跟一间客房,正好适合陶苗他们现在的情况。
陶苗跟彭婉住主卧,韩彦辰自觉得来到客房,三人安置好后,便下楼来到酒店的餐厅简单的吃了点,便在屋里休息了一会儿,准备等修整好了之后,在去市场逛逛。
下午两点过后,午睡醒来的三人,便出发前往建材市场。
因为离的不远,陶苗几人便打算直接步行过去。
在这短短十五分钟的路程里,陶苗还乘机翻了翻后世的有关于佛市的记忆,还别说,这一翻找,还真让陶苗发现了些可以薅羊毛的地方。
那就是佛市虽然因为有好几个建材市场比较出名的缘故,吸引了大片的顾客,但也因为这样市场趋时赶潮,花样翻新的内卷也很严重。
几个市场为了抢客户赶潮流,那是只要有市场里有店家刚刚上新卖火了,另外几个市场没隔多久肯定上一款花型差不多或者款式更加新颖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每上新一波,都会有一些老款的货被积压。
这就跟义乌市场的某些店家一样,一开始为了跟上潮流,每个商家都怕被拉下,都猛进了不少货,但是一等到更新换代,仓库里的货没及时被卖出去的时候,那这些货就都会变成了库存,同样它们的款式和种类也都是参差不齐,各式各样的。
陶苗看中的就是这些。
毕竟,这些库存虽然款式不同,但又不是质量有问题,再加上她只是用于出租房的装修,又不需要赶潮流,所以只要款式太夸张的,她都可以。
有了目标,来就简单容易多了。
还没进市场,单是走在外面,彭婉就被前面那一大片一间一间摆满了装修材料的门店给看呆了:“这么多建材,我们要从哪里开始挑啊?”
“不用挑,我们直接问库存就行。”陶苗来市场就一个目的,那就是只买对的,不挑贵的。
“库存?”彭婉楞了下。
陶苗点头:“对。”
“用库存来装修会不会不太好啊?”在彭婉的印象当中,库存都是些卖不出或者挤压了很久陈旧的不好的货。
所以在听到陶苗要买库存的时候,彭婉不由建议的道:“而且,你那些房子都才刚建好,是不是还是要用稍微好一点的材料会好一点?”
听到这话的陶苗,忍不住乐了:“彭婉姐,谁说库存就没有好材料的啊?”
“嗯?”彭婉有些不理解。
不过,这也是大众普通对于库存的刻板印象了。
正因为这样,只要被打上了库存或者是滞销货的产品,就算是它的外表没有损坏,并且还是崭新没有被使用过的,也会让人对它的第一印象有些不好。
所以,不少人就算是知道库存的价格会便宜不少,但是一想到要自家用的,就会下意识的紧跟潮流愿意卖稍贵一点或者是贵很多的货,也不愿意用上库存的材料。
但这些对陶苗来说可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