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146(第5/5页)

百官猛然挺直脊梁。

来了,总算是来了!

他们就说嘛,陛下怎么可能会这么仁善,一定有‘刀子’在等待着他们!

该不会今日过后,内阁六部全都要换人吧?

不行,绝对不行!

哪怕先前陛下说的那些规划,让群臣嘴角都咧到耳后根,那也不能真把六部内阁全都大换血啊!

在群臣神情紧绷的注视下,老太监出来宣旨:“奉天承运……封裴宝来为大将军,统领三军,官居正一品……封连贺为骠骑将军……封吴恒为金州禁卫军统领……封苏图为安夷将军……”

武将的册封在群臣意料之中。

开国皇帝用兵马打天下,部下武将自然要高封。

其中大家颇有微词的是苏图,此人是蛮族。

但封的是正三品的‘安夷将军’,单从名字来看,显然大有深意。

让百官惊讶的,是文官册封。

“封胡铭为吏部侍郎……封李泉为兵部侍郎……封孙成为户部侍郎……封赵强为礼部侍郎……”

且不说没有到场的赵强。

其余三位,竟然只封了从二品的侍郎吗?

百官这次又愣住了。

要是直接入阁或者封尚书,百官或许还能劝谏,可人家开国皇帝,只给自己的兄弟部下封了从二品的侍郎,完全挑不出任何毛病啊!

这下,百官是真幸福到快要昏厥了。

皇帝太仁善了怎么办啊啊啊!

唯独可以挑剔的是,这几位文官,都过于年轻了些。

在朝堂百官的见证下。

陈庚年的这群江县小兄弟,终于在登基大典、新皇议政的第一天,彻底登上了大江帝国的舞台,开始尽情发光发热。

他们齐齐走上大殿前排,跪谢新君。

每个年轻人都脊梁挺拔,目光坚毅,浑身带着自信的神采。

没有直接封尚书,是他们自己的意思。

兄弟们也是有傲骨在身上的好不好!

与其封尚书,被百官挑剔,不如先展现自己的本领,然后凭借实力升上去,堵住所有人的嘴!

在陈庚年欣慰的注视下,邵安最先出列,郑重道:“启禀陛下,臣,工部侍郎邵安,请愿为陛下分忧,造蒸汽机,升级冶炼炒钢技术,建冶钢厂。”

百官闻言一片哗然。

可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裴宝来出列:“启禀陛下,臣,裴宝来,请愿率领五千骑兵赶往永州,整合永州军,平复永州骚乱。”

永州虽然投诚,但毕竟是祁王的大本营,听说最近还发生了百姓兵变,朝廷自然要去稳定局面。

李泉紧随其后:“启禀陛下,臣,兵部侍郎李泉,请愿为陛下开设、管理兵工厂,研发新型火药武器,为十五万大军配备军需装备,助力陛下北伐。”

随后是孙成:“启禀陛下,臣,户部侍郎孙成,请愿负责洛州赈灾,开设农具厂,为一万五千余金州百姓提供就业岗位。”

他们是真年轻啊。

不仅年轻,且意气风发,姿态张扬。

自从科举停掉以后,朝堂之上,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年轻的官员了。

他们在大殿上一字排开,说话铿锵有力,半点没有畏惧。

主动揽下在百官、甚至六部尚书看来都无法完成的繁琐艰难政务。

且不论真的是否能完成。

单是这个胆量魄力,就足以让百官侧目感慨——

年轻,真好啊。

这个时候大家才突然惊觉,不仅新帝带来的部下,连皇位上的新帝,都年轻的让人惊叹。

大概这就是年轻带来的生机,和力量感?

这群年轻的官员站出来请愿的时候,整个朝堂似乎都被注入了活力。

陈庚年坐在皇位上,看着自己这群优秀的兄弟,笑的十分畅快,也莫名有些感慨。

五年前,那群人人嫌弃的混小子、二世祖,如今竟然也成长到这般成熟模样了。

真好啊。

随后,他竟半点也不含糊,一拂袖袍:“准。”

新君第一次登基议政,就此结束。

散朝后,百官脚步虚浮的退场,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真实。

陛下太仁善了怎么办!

他们似乎,真的,有幸迎来了一位明君!

就算陛下说的那些政务,最后没办法完成,百官日后也不会苛责。

因为真的太艰难、太艰难了!

但,陈庚年说出的每一项政务,都是奔着实现去的啊!

要不然为什么说出来?

泰安元年冬天,一项堪称人类历史上最恢弘、伟大的发明【蒸汽机】被陈庚年研究出来。

这个冬天,也被称为奇迹之冬。

蒸汽动力带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烧起一束烈烈火焰,随后这把科技之火,开始朝着整个世界肆意蔓延。

它将烧毁苦难与战争,然后在废墟之上,重建一个盛世太平新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