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129(第3/5页)
他一边怒声道‘本官一定要上书参你一本’,同时把皇帝的密旨从袖中拿出来。还没等他再说话,裴宝来便一手把密旨拽了出去交给陈庚年,气的这迂腐赵大人好一阵翻白眼。
富春并不理会那赵大人,看向陈庚年低声问道:“密旨上怎么说的?”
陈庚年打开密旨后匆匆浏览一番,脸色越发难堪:“皇帝命令我即刻离开定州回到江县,把那一千神军和定州军交予这姓赵的管理,治理疫病的差事,也一并交予对方。等我回到江县以后,迅速把县区里的武装力量整理好,全部送去金州。”
富春闻言被气笑了。
可下一刻,他的笑容就僵硬在脸上。
因为就听陈庚年继续说道:“皇帝还说,半个月后,会有朝廷的五万大军从金州出发,来驻守定州往南二百余里的宁州,让我不要试图有任何小心思。因为——根据朝廷获得的消息,祁王同样在扩充大军,并且在大本营永州安置了五万兵马,正在紧急练兵。”
这里面透露出几条非常重要的消息。
一,皇帝出尔反尔,但目前他还不清楚定州的瘟疫其实已经被陈庚年解决了。所以他没有把这五万大军直接调遣到定州,而是派遣去了距离定州二百余里开外的宁州。
至少能说明,老首辅徐亨在这件事里,悄悄庇佑了陈庚年一把,暂时瞒住了定州解决疫病的事情。
二,皇帝在算计威胁。
他要陈庚年尽快回到江县,把所有的好东西都交出来。若是陈庚年敢有异心,派遣去宁州的五万大军,立刻就能赶来定州围剿他。
更可怕的是,祁王的永州,突然又扩了五万大军。
陈庚年和祁王有化不开的矛盾,此时正需要皇帝庇佑。他要是不听话跟皇帝翻脸,不仅皇帝要收拾他,含恨在心的祁王,也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报复回来的好机会。
事情终于还是走到了最让陈庚年揪心的一步。
他需要时间苟发展。
可敌人根本连一口喘息的时间都不给他!
那股无名的怒火,和被皇帝戏耍的憋闷,让陈庚年单手死死攥紧那封密旨。
但他必须要保持冷静。
因为祁王和皇帝加起来的十万大军,马上就会锁定他,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
怎么办?
该怎么办!
陈庚年深吸一口气,答案是,他得回到江县。
还得走的大张旗鼓,走的‘丢人跌份’,让全世界都在嘲弄他陈庚年替皇帝征战,最后却落得这么个可笑的下场。
只有他暂时‘服软’,皇帝才会放过他。
那么就还能继续争取时间。
眼看陈庚年看过那密旨以后,脸色非常难看,赵知府幸灾乐祸道:“陈大人,你怎么说?”
陈庚年抬起头来,一双黝黑的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对方,平静道:“下官接旨。稍后,下官会把从金州来的一千神军、和两千七百定州军全部交予大人,随后带领江县士兵离开定州,返回江县。”
赵知府闻言得意哈哈大笑。
就算应梦贤臣又怎么样呢,陈庚年苦哈哈代君平叛,可最后摘桃子的,却是他啊!
诡异的是,听到县太爷说出这般‘憋屈’的话,裴宝来、吴恒、富春反而不生气了。
三人目光似有似无的锁定赵大人,眼神里浮现出隐晦的杀意。
陈庚年不可能主动丢掉定州的。
他开口应承皇帝,决定放弃定州返回江县,自然有他的目的——明面大张旗鼓返回,暗地里派人杀回来,控制住这位赵大人,继续在定州筹谋布局。
至于为什么陈庚年能有这么大的信心?
应卓等一千金州士兵,和先前曾经投降的两千余定州军,乃至整个定州的百姓,都是他的依仗。
他只是离开了而已。
但这座定州城,会随时为他敞开返回的大门。
“陈大人要走了?!”
“为什么啊?”
“听说是朝廷派遣来了新的知府大人,不仅陈大人要离开,江县的士兵们也要离开。”
“我们不要新来的知府大人,我们只要陈大人!”
当天,一条令定州百姓难受至极的消息逐渐传开。
陈庚年和江县的士兵们要走了!
起初人们并不相信,可很快,定河两岸的江县士兵们开始列队,随后朝着城外出发。
一个多月前,他们来的时候,无数惊恐的百姓趴在自家门缝里,神情冷漠的打量他们。一个多月后的今天,他们走的时候,无数百姓依依不舍来相送。
百姓们是不舍。
那么以应卓为首的一千金州士兵们,则是感到恐慌和迷茫。
“应千户,陈大人要回江县了,他怎么不带我们啊!”
士兵们急切的问应卓。
应卓颓然摇头:“陛下直接下达的旨意,让我们驻守定州,陈县令无法带我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