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10/11页)
萧景曜能看出来小汤包并没有说大话,又是一笑,“念书是不难,坚持和自律才难。但你都做到了,爹为你感到骄傲。”
平日里小汤包也听过许许多多的赞美。尤其是萧元青,感情外露,并不像这个时代的人那样内敛,明明对孩子的表现十分满意都舍不得夸一句。萧元青就不一样,当初对萧景曜就不停地夸夸夸,现在对小汤包,有了隔辈亲属性加成,萧元青对小汤包的滤镜只会更重,正常发挥起来,都能小汤包每天都活在亲人的赞美之中。
但萧景曜的认可和赞美对小汤包来说还是不一样的。父母在孩子心中都有着特殊地位。尤其是萧景曜,名气大,迷弟多,又离开了好几年,小汤包记得当年的父子温情,想念萧景曜的同时,也想得到萧景曜的认可。
想让所有人都知道,萧景曜的儿子并未给萧景曜丢脸,和萧景曜一样优秀。
萧景曜看出了小汤包的心思,心下一叹,到底还是让孩子留了执念。不过对于这么优秀的儿子,萧景曜当然不会吝啬自己的夸奖,从学业到生活,全方位将小汤包夸了个遍,夸得小汤包变成了一只咧开了一道口子的露汤包,还美滋滋地等着萧景曜继续夸他。
等到两人相处时,萧景曜却话锋一转,温柔地看着小汤包,“累不累?”
小汤包一愣,而后摇头,“我很高兴,乐在其中。”
萧景曜拍了拍小汤包的肩膀,“一直想着要赶超别人,会很辛苦。爹爹毫不怀疑,小汤包会成为同龄人中最耀眼的存在。你不必这么逼迫自己,有爹在,你不用逼着自己长大。”
小汤包眼睛又有些湿润,脸上却露出了大大的笑容,依然有着幼时天真无邪的模样,“我是真的喜欢,想要成为让爹爹骄傲的儿子。”
“你就算没有现在这么优秀,爹爹也为你感到骄傲。”
小汤包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坏笑一声,“明天进宫,我就把您这话告诉太子,他一准羡慕!”
萧景曜摇头失笑,看来这小子在宫里确实过得不错。
和顾希夷单独相处后,萧景曜也生出无限愧疚。他出海倒是痛快了,家中琐事,奉养长辈,养育孩子的事全都落在了顾希夷身上,萧景曜叹气,“这几年辛苦你了,是我对不住你。”
顾希夷故意夸张地瞪大眼,打趣萧景曜,“这话要是传了出去,多少人得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出海一趟,回来就成了一品大员,我也跟着夫荣妻贵,成为一品诰命夫人,便是王妃们见了我,都要客客气气的。要是再说你对不住我,有的是人替你鸣不平!”
萧景曜认真道:“利益是利益,感情归感情。于家人,确实是你替我承担了许多。”
顾希夷展颜一笑,得意地看着萧景曜,“还记得我榜下捉婿抢了你到将军府时说了什么吗?我的眼光,果然非常好!”
萧景曜失笑。
第二天,萧景曜要去政事堂,这是阁老们在宫中处理政务的地方。小汤包也要进宫和太子一起念书,父子两人正好一起进宫。
这便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有人酸溜溜道:“父子俩都得天家父子喜爱,真是好运道。”
萧景曜看着小汤包熟门熟路地踏上去往上书房的路后,直到看不见小汤包的身影,才抬脚向政事堂走去。
胡阁老来得最早,见萧景曜进来就笑了,“当年你还是中书舍人的时候,我和李首辅就觉得你有朝一日一定能入阁。果然被我们料中了,你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出色。”
看看现在的大齐,临海地区商业发达,一片欣欣向荣之景,万国来朝,谁见了不说这是盛世之景?
而这一切,大半功劳都得归萧景曜。
哪怕再嫉妒萧景曜的人都得承认他的能力,萧景曜以不到而立之年的年纪入阁,并加封从一品大员,朝中无一人反对,便是如此。
功绩到了一定的高度,不给他这些荣耀都会让人觉得这是皇室在苛待功臣。
萧景曜离开大齐好几年,对大齐现在的情况不算特别了解,和胡阁老等人寒暄完后,萧景曜一头扎进的账本中。
胡阁老眼皮一跳,想到萧景曜抄家总督的名头,心中冷笑一声,提前对那些蠹虫说一声好死。
萧景曜知道,这四年间,大齐又新建了五个港口,算上福安港口,大齐现在总共有六个港口,各自带动起了当地的经济。账本也很漂亮。
不过嘛……萧景曜看着其中做了手脚的地方,深深叹气。
果然,人的贪欲是止不住的,贪官也是杀不尽的。
永嘉帝登基后并未出过大案,萧景曜这一查账,底下的猫腻就忍不住了,永嘉帝大怒,涉案官员通通下狱,主谋抄家斩首,其他的抄家流放,罪责再轻的,抄家,革去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