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三合一)(第6/8页)
是个穿着白色套裙的女人,看上去跟她差不多大,眉头蹙着,似乎遇到了什么难事。
她手里拿着一张单,抬眼望着容溪的方向,恰好与她目光碰上,愣了愣,随即抿着唇笑了一下。
容溪也愣了愣,又看看她正对着的诊室,是岳华的,应当是她的病人。
随着睡眠和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省医的睡眠门诊依托脑病中心一直在做对外宣传和科普,越来越多人主动求医,门诊病人很少也只是相对于其他门诊医生半天至少四五十个病人而言的。
容溪开了门进去,反手把门关上,然后把空了的纸杯扔进垃圾桶,换上白大褂问小宋护士:“挂了几个号啦?”
小宋护士刷新了一下系统,“十个哦。”
“……什么鬼,还没上班就十个了?”容溪皱了皱眉,这个钟点肯定是不能叫停号的。
但是,“快,叫号,先来的先看,不然一会儿耽误中午下班。”
小宋护士抿唇一笑,手指动动,立刻就听见走廊上响起了叫号系统的机械女声。
听见有脚步声越走越近,然后停了下来,容溪一边往工作站里输工号和密码,一边道:“请坐,哪里不舒服啦?”
说着她转过脸来看向对方,见进来的患者正是刚才在门口见到的那位患者,不由自主就愣了一下。
女患者似乎没有留意到她神色瞬间停顿,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我想让医生您给我开几片安眠药。”
她的声音很平缓,也很温柔,只是若有若无的飘着一点忧愁。
来这里的病人十个有七个是想开安眠药的,归根结底是睡不好,觉得受不了了。
容溪嗯了声,在电脑系统的诊断栏里敲下“失眠”两个字,然后打开了病人的病历本,一边写着日期一边问道:“失眠?”
女患者轻轻的嗯了声,容溪接着问:“难入睡?还是睡着了容易醒?”
“都有。”
“多久了?”
“很多年了,不过这个月更加严重了。”
“有其他不舒服的情况么?”
“没有,单位上周安排了体检,指标都正常,就是……”
她停了一下,容溪正在写字的手立刻停了下来,抬眼问:“只是怎么了?”
女患者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掉头发有些厉害。”
容溪点点头,又问:“从事什么工作的?”
“电视台编导,近来台里正在策划一档新节目,所以很忙。”
原来是媒体工作者,压力的确不轻,但,“除了工作压力之外,家庭生活如何,比如和先生之间的关系之类的?”
坐在对面的女人沉默了一下,容溪心里立刻有了些猜测,“不方便说啊,那就算……”
她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女患者轻声应道:“其实我和老公的关系很好,只是我的孩子……”
她欲言又止,眉头紧紧蹙着,容溪心知孩子的问题恐怕才是导致她长期失眠的原因,而工作任务突然增加,则是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这样,她不会因为失眠而就医。
“能跟我说说么,适当的倾诉的也是很好的减压手段。”容溪捏着笔,笑着看她。
接下来的十分钟,容溪听到了一对高知父母含辛茹苦抚育早产女儿的故事。
“她是32周就生下来的,那个时候我的工作很忙,从办公室送去医院,差点就生在了路上,我老公正好在出差回来的飞机上,他到医院的时候她已经出世了。”女人笑了一下,“她一出生就病危进了保温箱,半岁的时候开始复健,一岁半才会走,讲话也慢,还不清晰,从来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一直都怕生,见到陌生人就哭到崩溃,过了两岁才好了些……”
说着她顿了顿,此时门外有人问怎么还没轮到他,容溪抬眼看了下小宋护士,她点点头走了出去,顺便带上了门。
女人继续道:“两岁的时候有医生说是自闭症,然后我们带她去港城看,说只是语言发育迟缓落后,不是自闭,又联系了在美国的医生同学,也说不是自闭,于是我们只能延续家庭康复,见什么都教,到了三岁才学会讲话,现在五岁了,说话没问题了,智力也没问题,就是运动不好,上下楼梯要扶扶手,三轮车滑板车都不会,也不会社交,想和小朋友玩又不知道怎么去。”
说到这里,她的眉眼舒展了些,“不过她的记忆力超级好,最喜欢玩煮饭游戏,第一次去幼儿园,坐不住的,被劝退了,又找了一个,老师很有耐心和责任心,对她很好,她也很高兴,我和我老公都说,不管她以后成绩怎么样,只要会收银就行,我们给她开个小卖部,就不会饿死了。”
她停了下来,容溪笑着点点头,“小朋友可能是阿斯伯格综合征或者adhd,不论如何,遇到好老师是她的幸运,你和你先生是很伟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