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将军坡(第15/22页)

裘老闭眼,痛苦地摇头。

“毕竟过去这么多年了,等闲变却故人心,我也不是不能理解。只可惜我父亲到死都惦记着她……一辈子的心思给错了人。”

老祖记得井鱼曾在香鼎前为丐半仙祈祷平安,可无法确定井鱼会不会因为等得太久而失去希望。

一阵风吹来,将井水弄皱,将残月揉碎。

裘老低声道:“姑娘,她确实没有等你父亲,她确实不在这口井里了。”

十五姑娘愣住了。

老祖也觉得浑身一寒。

就连那鹦鹉也停止了摇头晃脑,眼睛盯着裘老。

“她去了洞庭湖。”裘老说道。

老祖问道:“洞庭湖?”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啊,洞庭湖八百里,比这逼仄的井要大得多,自由得多。”十五姑娘负气道。

“八百里!八百里!”鹦鹉喳喳学人语。

裘老道:“倘若她是这样,我就不会来这里说这番话了。你受你父亲所托,在这里等她出来;我受她所托,却在这里等你来。”

十五姑娘眉头拧起,问道:“你在等我来?我来好几天了,为何你没有现身?”

“你父亲与她在此潜伏多年,除了躲避你母亲的人搜寻,还要避免被捕猎精怪的人发现。如果不确定你是丐半仙派来的人,我是不能轻易跟你碰面的。”

老祖懂得裘老的顾虑。十五姑娘的母亲是当今皇后的娘家人,自然有能力派遣明的、暗的势力搜索弃家逃跑的王爷。至于捕猎精怪的人,老祖见过独孤延福,知道他们的厉害。裘老两方面的顾虑都合情合理。

“我已暗中观察了你几天,见你朝井里投石子,知道你是为她而来,但我不知道你的真实目的。”裘老继续说道。

十五姑娘点点头。清冷的月光落在她的眼睛里。她的眼睛跟她父亲十分相似。刹那间,老祖以为是丐半仙找来了。

“刚才我躲在角落里听到你和知……马先生对话,我才确定你是丐半仙派来找井鱼的。这才打算将井鱼的行踪告诉你。”裘老见老祖给他使了眼色,便改口称老祖为马先生。

“裘老先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祖问道。

裘老说道:“那是三四个月前了,一天晚上,我正在睡觉,突然听到外面有敲门声。我起来打开门一看,只见她躺在门槛边上,脸色苍白,身后是湿漉漉的痕迹。我急忙回屋里舀了一瓢水淋在她的身上。”

十五姑娘嘲讽道:“这么多年了,她的修为还是没有任何进展。看来他们只顾逍遥快活,荒废了正事。还真是‘只羡鸳鸯不羡仙’啊!”

老祖则问道:“这么一点儿路她就不行了,如何走到洞庭湖边去?”

裘老瞥了十五姑娘一眼,点头道:“确实是只羡鸳鸯不羡仙。你口中的妖女几十年如一日地潜伏在这口破井里,不显山露水,不招人耳目,修为不增反退,只为好好地跟你父亲共度余生。是的,她一个人无法走到洞庭湖边,所以找到我这里,央求我将她装进一碗水里,求我将她倒进洞庭湖里。”

十五姑娘冷笑道:“好吧,就算她几十年如一日,可最后还不是逃离此地?”

“她不是逃离。”裘老说道。

“逃离!逃离!”鹦鹉叫嚷道。它无时无刻不跟十五姑娘同仇敌忾。

裘老说,他当时也是这么想的。

给井鱼泼了第二瓢水之后,裘老问井鱼:“你是不是等不了他啦?”

井鱼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说:“是啊,我等了六年了,等不了啦。”

裘老有些伤心,又给她浇了一瓢水,说道:“我理解你的苦,常年在卧牛之地,跟囚禁没什么区别。以前丐半仙年轻又英俊,尚有一点儿鱼水之欢可以贪图享受,如今他年老体迈,已经做不得鱼水的念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仍然空守破庙,等了他六年,仁至义尽!”

井鱼虚弱地扶着门槛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算了一下,他今年有一道坎难以跨过,如果近期回不来的话,恐怕再也回不来了。恰巧我听到消息说他去了五指山。与其在这里等,不如去琼州找他。”

老祖惊讶道:“从洞庭湖入长江,再顺江入海,然后穿过海峡去五指山?这比唐僧去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还要艰难吧?”

裘老点头道:“且不说一路上难以避开捕猎精怪的人,单说她是淡水鱼却要进入咸水的海里,已经不异于上刀山下火海。别说到达五指山,活下来的希望都非常渺茫。”

习惯反驳的十五姑娘和鹦鹉此时不作一声。她自然知道井鱼要走的路途有多艰险。

裘老说:“我苦口婆心劝了井鱼许久,可是井鱼去意已决,不可更改。”

井鱼说道:“哪怕我在半途死去,我的魂魄还会继续往前,还有见到他的希望。如果我在那口井里等着,万一他不能回来,我恐怕要后悔终生。我的一生有几百上千年,或许更久,我要后悔几百上千年,或许更久,这难道不比死去更可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