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井中鱼(第10/12页)
说这些话,说明她已经把这破庙当家,把丐半仙当了亲人。
老祖心想:既然这样,喝盅茶也是礼节。于是,他走进了佛堂。
佛堂里有一小桌,以前是和尚诵经打坐的地方。此时上面已经摆好了一个茶壶,两只小茶盅,都是白底青花,素净雅致。
桌面、椅面擦得干干净净。
看来她不但早预料到他会来,还做了不少准备。
老祖刚刚坐定,井鱼就给他身边的茶盅添茶。
老祖见那茶叶和茶水都与平常人家的不同。手握茶盅,能感觉到茶水清凉,没有一点儿热度。盅底茶叶,嫩绿如新,不像是搓揉烘晒过的,却像是刚从枝头摘下的生茶叶。
井鱼见老祖盯着那茶叶看,笑着解释道:“我这茶水跟人家的不同。这茶水是老井里的井水,清冽甘醇。这茶叶是谷雨那天采摘,且是没有揉捻过的生茶叶。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此时采摘的茶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然后以生茶叶在井水中浸泡十多个时辰,加以月光煨炖,才能泡成此茶。”
老祖惊讶道:“冷水泡茶,已经是闻所未闻。月光煨炖,更是匪夷所思。”
井鱼笑道:“师爷喝惯了热茶,也许一时对冷茶难以适应呢。”
老祖喝了一口,顿时神清气爽,两腋生风,整个人感觉轻了许多,飘飘欲仙。
“此物只应天上有!果然是好茶、奇茶!”老祖由衷地赞叹道。
“师爷过于夸奖了。许多东西人间都是有的,只是人们没有发现而已。像我们这种修炼的,会特意去寻找不寻常的东西,借此吸取天地精华。这茶叶吸取了太阳之光,井水吸取太阴之光,阴阳调和,才有此茶。常饮此茶,对我们这种修炼的可提升修为,对你们来说可使神识清明、灵智聪慧,甚至可以想起前世之事。”
“前世之事?”
“是啊。许多修炼的人或其他生灵无法修成正果,为何?寿命限制是最大的瓶颈。人不过百岁,虫鱼鸟兽长者几十年,短者不足一季。无论聪慧还是驽钝,都难在有限的寿命之内有所作为。单看人的成就也是如此,一人四十才不惑,五十才知天命,那时候想要再有所作为已经非常难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或许刚刚感知世界本原,认清人间真相,眼看可以神识突破,无奈寿命终结,一辈子积累下来的灵智只能埋入黄土,等到转世,一切又要重来。”井鱼可惜地摇摇头。
“所以你们想方设法记起前世之事,在原来的灵智之上继续修行,借此提高修为?”老祖问道。老祖对井鱼的话深深认同。别说他们精怪了,就是对人来说,如果不是因为人生苦短,许多事情也会完全不一样。但老祖的心思不在这个上面。
井鱼点头道:“正是如此。每一世都要从头开始,可能永远无法精进。如同井中蹦跶的青蛙,今日蹦一尺高,明日蹦一尺高,后日蹦一尺高,看似每天都在努力,可蹦了之后落在原地,永远没有蹦出井口见到大天地之前,仍然是井底之蛙。如果能记起前世,将之前的灵智积累,就如青蛙能在原有一尺的基础上再加一尺,如此累积,很快就能突破井口。”井中出来的她打起比方时也忘不了提到井。
“能记起前世所有的大事小事吗?比如说欠过什么人什么东西,或者什么人情?”老祖差点唐突地问能否记得欠过某某人多少钱了。
井鱼道:“今生许多过去的事尚且不能尽数记住,前世之事就更加不可能全部记起了。”
老祖怅然若失,说道:“也是。”
井鱼似乎猜到了老祖的心思,说道:“此茶常人偶尔喝一点儿还好。但井水毕竟性寒,月光属阴,经常喝的话对身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恐怕前世之事还没有想起,身体就已经不济了。我本来就是井中之物,所以有益无害。每个修炼者都有适合自己的修炼方式,如果师爷有意修炼,也要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
老祖勉强笑道:“我并没有修炼的心思。心中好奇,随口一问而已。”听井鱼说常人不能常饮此茶,他就抛却了给马将离喝这种茶的打算。
又喝了一口冷水茶,老祖才将此行目的说了出来:“其实我今天来是想找你帮忙的。”
“是为闭日那天岳州城失盗的事吧?”井鱼早有预备。
“你知道?”老祖有些惊讶。
“我虽足不出庙,但耳朵还是能听到外面人怎么说啊。师爷负责钱谷和刑名,不为此事还能为什么事?”井鱼说道。
“那你知道是什么人所为?”老祖急忙问道。
井鱼将嘴微张,放到茶盅边沿,像饥渴的鱼一样咂了一口水,有些拘谨地说道:“师爷也是见过那个人的。”
“我见过?”老祖蹙眉。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