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罗汉绵拳 将军遭险着金刚大力 怪客逞奇能(第5/9页)

澹台灭明适才与张风府之战已令观战的武士看得瞠目结舌,但若与怪老头儿这一战相比,则刚才之战,简直有如儿戏,不可相提并论。与张风府之战不过是想挫折对方,而且强弱分明,虽“险”不“烈”;而这一战则双方直似以性命相搏,所用的全都是最上乘的武功,厮拼了数百招还看不出谁强谁弱。有时明明看澹台灭明一拳已打到怪老头儿身上,却忽地给他轻轻一掌拨开;有时明明看到是怪老头儿占了上风,金刚手已封闭了四方退路,但不知怎的却又忽地给澹台灭明兔脱,而且突施反击。众武士看得目眩神迷,看到紧张精彩之处,简直令人不敢透气!

云蕾心中啧啧称奇,暗思:“看这怪老头的金刚手功夫,果然是神妙得不可思议,素闻我大师伯的金刚手天下无对,莫非他就是我的大师伯么?”玄机逸士门下五人,除云蕾的父亲早死之外,其他四人各得一门绝艺,论武功剑法是三弟子谢天华最强,但论到火候功力之深,却要数大弟子董岳的金刚手功夫登峰造极。云蕾又想:“我听师父说过,大师伯和三师伯都是文武全才,一表仪容,若然是他,怎的会是这副乡下老头的模样?而且他十余年来云游蒙藏,又怎么会突然出现京都?”

云蕾正在忖度思量,忽见场中形势又是一变,澹台灭明与那怪老头儿倏地分开,适才是运掌如风、出拳如电,圈子越展越大,而今却是慢腾腾地你一拳我一脚,圈子反而越缩越小,有时甚至相对凝视,都不动手,突然大喝一声,彼此同时跃起,换了一招,又倏地分开。表面看来,形势没有适才猛烈,实则是各以平生绝学相拼,每一招每一式都含着杀机!张风府等识货的高手看得目不转睛,有时看到怪老头儿一掌劈下,澹台灭明似已无可逃避,但却忽地一下子轻描淡写地化开,在他未出招之前,众人都想不出如何招架,待出招之后,又都心中同声赞叹:“啊,这一记寻常的招数,我们却都没有想到!”其实最寻常又正是最不寻常,众人因见双方的杀手厉害,在后一招未应之前,尽从复杂繁难的化解招数上想,却不知双方都是顶儿尖儿的角色,最复杂的招数也瞒不过对方,反不如本着正宗的拳理,随机应变,大家都想先保持着不败,然后反攻。可是这样一来,端的是各以真才实学相拼,最为损耗内力,战不多时,只见两人头上都如顶着一个大蒸笼似的,头顶热腾腾冒气,张风府大惊失色:这样下去,一定两败俱伤,但却又无从解拆!

澹台灭明一生来未遇过如此强劲的对手,心中也不禁暗暗发慌。他的性子较为急躁,虽然明知此际变招,极为冒险,但又不愿似此僵持下去,各受内伤,于是当那怪老头儿以大力金刚手运劲猛逼之际,陡然大喝一声,招数大变,左拳右掌,又如暴风迅雷般地疾卷过去,比起刚才更是惊人!

那怪老头儿“啊呀”一声,连连后退,但见他脚踏九宫八卦方位,虽退不乱,仍是一掌护胸,一掌迎敌,看是只守不攻,但却潜具极大的反击之力,澹台灭明狠攻不下,还屡被金刚掌力逼退回来,不由得心头一震,想道:“我纵横二十余年,除了一个谢天华堪称敌手之外,就是这个老头儿了,谢天华的剑法自是天下无双,但功力深湛,却还似是这老头儿稍胜。咳,难道他也与谢天华一样,是我师父大对头的门下弟子么?”三十余年前,澹台灭明的师父上官天野曾与玄机逸士互争武林盟主之座,在峨嵋之巅,斗了三日三夜,不分胜负。上官天野这才遁迹蒙古,在塞外收徒,另立宗派的。

澹台灭明心有所疑,但此时此际,正是生死搏斗的紧张关头,哪容发问。那怪老头儿年纪虽比澹台灭明大了十年,却是内劲悠长,气力毫不输蚀,只见他守中带攻,单掌翻飞,或拍或抓,挥洒自如,把大力金刚手的功夫发挥得淋漓尽致,澹台灭明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叹道:“呀,还是一个僵持之局!”急攻不下,招数又变,左手罗汉神拳右手铁琵琶掌,或此攻彼守,或此守彼攻,拳掌相引,有如长江大河,滚滚而上,绵绵不断,将门户封闭得十分严密。要知这是上官天野苦心独创的绝技,将两种寻常的拳法构成一种最不寻常的武功,配合起来,极见神奇,天下无人能破!澹台灭明自思,我不急攻,看你能奈我何?拳来掌往,双方又恶斗了三五十招,仍是一个不分胜负的相持之局,两人头上的热气越发冒得浓了。

场中武士看得十分紧张,心情也是矛盾之极,他们大半盼望那怪老头儿获胜,给中国武师争一口气(其实他们不知,澹台灭明也是汉人)。但看这形势,若要分出胜败,只怕总有一方伤亡,澹台灭明如有不测,后果难以收拾!大众一心,正在患得患失之际,忽见那怪老头儿身形不动,左手划了个圆弧,右掌一握一放,呼的一声推了出去,一个回身侧步,趁着上一招的余势,又轻飘飘地拍了一掌,澹台灭明长拳一架,那怪老头儿突然一个转身,守护前胸的左掌猛然反掌一击,喝一声:“着!”这三掌轻重接替,正反互用,澹台灭明接第一招时,觉得有一股大力迫来,正在用力相抗,陡然对方一松,劲力竟似在一霎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扑空,那怪老头儿第三记怪招突发,以护身的左掌,反手一掌,这一掌有摧山裂石之功,实是无以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