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秦淮雅筑(第11/11页)

这句话提醒了孟昶。之前蜀国疫情蔓延之后,他已经心中觉得不妙,所以连遣五路密使前往南唐联络李弘冀,其中还包括李弘冀派来蜀国协助边界易货的德总管。可是李弘冀那边到现在都不曾给自己只字片语的回复,不知出了什么状况。或许是觉得事情还未发生,不宜预先给予承诺。但是现在战事已起,李弘冀应该是能看出局势的。蜀国一损,其后便会是南唐。而且李弘冀还指望蜀国给予自己支持夺取皇位,所以这种时候他应该很主动地给予蜀国支持,夹击大周。

“这件事情我一直在做,只是音讯未回。等兵马应对事宜确定之后,我再作安排,联络盟国。”孟昶说这话时才又显出些帝王的威仪。他觉得自己应该继续联络李弘冀,环顾众国,可利用的也就只有南唐的李弘冀。

不过有一件事情孟昶并不知道,他遣去的五路密使先后全被困在了前往南唐的五条路径上。困住他们的是高手,但这些高手设下的都是锁兜,只困不杀。因为这些信使是有价值的,只是还没有到产生价值的时候。

“再有边界几州由于牲畜疫情蔓延,军中马匹数量锐减,大大削弱了战斗力。所以除了王大人刚才推荐的客省使赵季札外,我觉得还应另外派遣一些兵马支援临近边界的几个州府。”毋昭裔这个想法虽然简单,但是对于目前大周采取的策略而言却是十分有利有效的应对方法。当下的局势,只要是边界州府驻军的实力增强了,拖住周军不让其攻城得手,那么大周就会因为军备不足、粮盐缺乏等诸多原因无法长久僵持,在一段时间围城无功的情况下肯定会主动退兵。

“这是惯常的做法,不能出奇制胜,只能是硬扛硬斗。估计周军肯定也会想到这一步,所以他们先锋部潜入之后肯定会封堵道路,不让我们后援兵力进入边界州府。”王昭远张口就是出奇制胜,然后又将别人切实的策略否定得一文不值。

“刚才王大人不是说入境的周军只是先锋部,兵力不会太多。而且现在他们只是在部署阶段,还未形成有效的封堵拦截。皇上只需从临近边界州府的行道或军营增调兵力,便能赶在周军部署完成之前及时到达指定州城。即便因为周军拦截不能及时赶到,那么就近扎营,城内城外形成犄角合击之势,也同样可以增加对周军的威胁。”毋昭裔这般分析其实已经是用兵之道,并且由此可见他以文运武的思维筹划更加缜密周全。

 “毋相这般安排极有道理,只是临近的行道、大营有多个,调哪一路合适呢?”

“保宁节度使李廷圭可用。”毋昭裔推荐李廷圭不仅因为此老将久经沙场、能征惯战,还因为他们两个是多年老友,知道底细。

“很好很好,就这么去办。王枢密,赵季札是你推荐,我即刻拟旨授他边界特巡使兼领权宜事,由你去传旨赵季札,让其即刻动身带一路人马和辎重前往蜀周边界,届时蜀地各级官员任由他调用。李廷圭那边则要辛苦毋相一趟,你带着左卫圣步军都指挥使高彦俦、客省使赵崇韬前往巴州。授李延廷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兼领北路军大首领,左卫圣步军都指挥使高彦俦为招讨使,武宁节度使吕彦珂任李廷圭副将,客省使赵崇韬为监军。发兵秦、凤二州,再以此二州为点辐射阶、成、兴、源等州府,共同抵御周军。”

孟昶吩咐完这些后,毋昭裔和王昭远未再多言,领了圣旨急急离开蜀宫。而这两人还未曾出四海殿殿门,偷听的秦艳娘已经五色丝随心意收拉,蛇一样无声地缘柱而上,然后很快消失在瓦脊翘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