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不合时宜春梦剑(第9/13页)

小辛道:“一定能够,因为这是你自己的感想,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你。”

姚本善这:“请说。”

小辛道:“我站在园子和屋子里,感到程士元荀燕燕的是雅人,清新脱俗凡尘罕睹。连我未见过他们面目,也不禁油然而生眷爱。但你呢?你当时想什么?当你拔剑时他们惊慌么?”

姚本善露出回忆神情,在别人面前他决不肯分心回忆。但小辛不要紧,因为他是小辛。

他道:“程士元和荀燕燕不但不惊慌,还很乐意同年同月同日死。”

小辛问道:“你一点不犹疑?你心情如何?”

姚本善这:“一来我杀人摒绝一切感情。二来他们值得成全。死亡并不可怕,尤其是他们。我事后回想,程士元荀燕燕是不是认为死亡才是永恒?”

小辛轻叹一声。

姚本善又道:“死亡确实不必惧怕。你可曾听说死人有痛苦烦恼么?”

小辛道:“没有。”

姚本善道:“但你有否想过?死亡并非永恒,并非结束一切归于消灭?”

小辛道:“我想过。”

姚本善道:“你不觉得我说话矛盾?”

小辛道:“矛盾才是正常现象。任何观念或事物本身都会有反面因素或种子。当你肯定这一件,你同时已否定别的。一把很锋快名贵长剑虽然真真实实握于你手。但此剑本身含有毁坏种子,此剑迟早锈蚀坏掉。”

姚本善寻思一下,才道:“人生出来就已含有死的种子。任何物件完成时亦已含有毁坏的种子。”

小辛道:“正是。”

姚本善道:“但这种说法这种道理对我没有用处。”

小辛道:“当然没有用处。”

姚本善道:“不论贫与富,得意或失败,你的日子都过得快乐?”

小辛点点头又摇摇头,道:“并非如此。”

姚本善道:“所以很多理论对现实生活并无用处。”

小辛道:“的确如此。不过,我仍然不死心仍在追寻。”

两人沉默一会,姚本善道:“我也在追寻。”

小辛声音微带讥嘲或不满,道:“用什么方法?杀人?”

姚本善道:“杀人只不过是我的职业。每一次行动任务都没有是非善恶可言。”

小辛收敛讥嘲之容,道:“那么,你用什么方法?”

姚本善道:“我到过广东的广州府,认识一个远从西洋来的教士。他只言一个神,很虔诚。每天祈祷赎罪。如果做错事就忏悔。”

小辛道:“忏海后便如何?”

姚本善道:“忏海后?没有啦,还有什么呢?”

小辛道:“既然如此,杀人者明知不对,明知是罪恶,但忏悔之后仍可以做了?”

姚本善道:“我每天至少祈祷多次,起床一次,每餐食前一次,就寝前一次。如果我情绪不对劲,还会多加一两次。”

他见小辛听得留心并且有深思冥索表情,显然小辛真的在找寻。

因此姚本善忽然热心起来,又遭:“祈祷的主要内容第一赞美和感谢神,因为它赐给食物和一切。第二承认与生俱来的罪,请它宽恕,请它指示应行之路。”

小辛徐徐踱一个圈子,回到他面前,才道:“姚本善,我羡慕你。坚定的信仰能使枯萎恢复生机,颓丧者得到力量,贫穷者富裕,痛苦者快乐。”

姚本善道:“的确如此。”

小辛道:“各人缘遇不同理想各异。我羡慕是一回事,我所要求又另一回事。你开始祈祷吧。”

姚本善道:“不必,我早就祈祷过。我希望有出战机会。我渴望能与最近崛起江湖的传奇人物决一死战。小辛,你很了不起。只不知你尚有何畏惧?”

小辛道:“多谢褒奖。我的畏惧不少,当然不是死亡。”

姚本善泛起会意的微笑。

小辛又道:“举例说我逃避感情,你呢?”

姚本善颔首道:“完全正确。感情出于欲望,卑劣虚浮不实在。由于祈祷,我已能控制和舍弃很多种感情。”小辛叹口气,道:“跟你谈话很舒服,没有废话,却有深度。是经过千锤百炼亿万磨折得来的。”

姚本善道:“我也一样。但我比你幸运,因为我还有过一次机会。”

小辛大感兴趣,问道:“谁?”

姚本善道:“一具女尼,很年轻,只有二十余岁。但她懂得很多。可惜我非杀她不可。”

小辛道:“血剑会连佛门中人都不放过?”

姚本善道:“很抱歉,在现实中很多事我们都无法可想。”

小辛道:“不对,你应该有法可想。”

姚本善怔一下,想一会才道:“对,我只不过没有坚持已见。唉,那个女尼使我留下极深难忘印象。她很了不起,从容宁恬,死亡好象回家而已。”

小辛道:“这一点很多人做得到。荀燕燕程士元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