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15/15页)

然后她又满意地一笑道:“这下子可好了,刘家两兄弟都表示了退意,你父亲就没有了帮手,看他还怎么个去蹩扭法,我真想不透,你爹究竟跟十郎是那儿过不去,就算十郎争得了凉州,也是从史仲义的手里,替你爹夺了回来,你爹该感到高兴才对。”

卢闰英对这些话只是苦笑笑,她知道母亲对这其中的恩怨曲折利害冲突,实在太隔阂了,不过这也难怪,她自己算是深入其中,也不过才知道个皮毛而已,又怎么能要求识字不多的母亲懂呢?所以她笑道:“爹已经想开了,他也要十郎到长安来迎娶而反对送嫁。”

卢夫人似乎难以相信地瞪大了眼,惊诧万分地问道:“英儿,你说的真话?”

“当然是真的,事关女儿的终身,女儿怎么会跟您开玩笑呢,这下子您可以不必发愁了。”

卢夫人双手合十,连念了几声“阿弥陀佛”。然后才眉头舒展,笑逐颜开地道:“他怎么一下子开了窍了?”

卢闰英不便说出父亲是在无可奈何之下,勉强低头,那样一来,母亲会更得意,夫妇之间,很可能又会冲突起来,只有婉转解释道:“爹跟十郎一直闹下去,只有给外人看笑话对大家都没好处,再者,女儿也劝过爹;说跟您是几十年的夫妻了,还有比这更亲的吗?何苦为了外人的事,跟自己人过不去,尤其是他们刘家的事,更为不值,刘学镛在兵部管的是密探,跟主管尚书高大人都处得不好,爹何苦插进去,自惹麻烦上身呢?爹想了也认为不错,所以决心跟刘家疏远了。”

卢夫人连连地念着:“菩萨保佑,菩萨保佑,这下子总算叫他开了窍,想转过来了,我说吗?十郎跟咱们的亲谊虽然是远一点,可是十郎成了女婿,不是最亲了吗?老头子就是想不到这儿!”

接着又道:“英儿!那就跟你爹讲一讲,把十郎赶快叫回来,商量找一个好日子……”

“娘!您也真是的,这种事自然要等他自己到长安来提出,总不能要咱们去催他。”

卢夫人笑了起来道:“可不是,我是乐胡涂了。”

卢闰英看见母亲欢喜的样子,心中也很高兴,笑着道:“不过十郎可能还不知道爹的心意已经改变了,总得告诉他一声,女儿想也不必写什么信了,不如麻烦李升到郑州走一趟,把话直带到十郎那儿去,就便接了十郎一起回到长安来就行了。”

卢夫人兴奋地道:“对!对!就是这个主意。”

“不过……”她的脸上又涌起了一层忧色道:“就怕十郎这孩子也闹蹩扭不来,那可怎么办?而且不是听说姓刘的家伙要整他吗?害得他从西边回来,都没拢长安,一脚就直接到郑州去了。”

卢闰英笑道:“娘,您又忘了,姨妈来了,您只要把爹同意迎娶……不这话不必说,您还没告诉她是怕爹反对才要把我送嫁的吧?”

“没有!我只是说他在郑州公事忙,恐怕无瑕到长安来完婚,所以打算送嫁,不过我想她多少也有点影子,那可能是李升告诉她,说到你爹跟他不和的事。”

卢闰英沉思一下才道:“那只有跟姨妈说,爹也主张迎娶,说他们李家只此一子,我们卢家也只有一个女儿,大家都不是普通人家,难得又赶上乱后太平盛世,应该好好地热闹一下,让她写封信去叫十郎回来,十郎怎么样也不能违拗母亲的意思,不就乖乖地来了吗?”

“对!对!这才是个好办法,英儿,还是你的脑筋活,什么事到了你那儿就顺利的解决了。”

母女俩又欢欢喜喜地商量了一阵子,然后卢闰英又帮母亲想好如何措辞去跟李夫人说,再巧妙地要母亲去跟父亲商量如何准备婚事,附带地也就消除了他们夫妇之间的隔膜,一切都很顺利。

22 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