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 雾(第5/10页)

我用手划过其中一个恢复得比较完整的文件。它从一堆资料中飘出来,缓缓地展开在我的面前:

关于碎片的散射研究

(2372.4.12)

摘要:基于传输方程,对概率波碎片对传输的影响,主要是散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碎片对传输的概率波的散射是无规的。最近发现的基站传输事故中,大部分的事故结果分析符合此结论……

碎片?传输事故是因为这个所谓的碎片么?这东西和“大洪水”有关系吗?我想起了最近频频爆出的新闻事件,感觉似乎不是我要找的东西。

我挥挥手,把时间轴往后面拉,取出另一个文件。这个文件的标签上有个鲜红的五星标记。我隐隐感到,这些有红色标记的文件应该是了解“大洪水”计划的关键:

碎片行为模式的智能化分析

(2372.8.6)

引言:近来发现的传输事故明显呈现出某种规律性,与用无规近似进行分析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别。我组与联邦脑科学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所、太平洋大学心理学院薛坤教授组合作,对碎片的行为模式进行了智能化分析……

分析表明,碎片已经具有高度智能行为,能够通过有效散射,主动对物质波进行修改和调整。近日的多起传输事件,确认是在碎片控制下造成的……

备注:本文件已提交至5人委员会讨论

白雾——概率波碎片——散射——传输事故,一个念头逐渐在我脑海中形成。我望着天花板,皱着眉头:真的是这样吗?

我继续翻开一个又一个文件,突然又跳出了一份有红色标记的文件:

碎片的生长行为及除雾计划

(2372.12.28)

……反物质的概率波确有消除碎片的效果,但考虑到其热效应,不能大规模集中使用,效率不高……在反物质除雾之后的一天时间内,碎片即已恢复生长至原状……现在碎片的生长区域已经蔓延到火星轨道,其社会效应正迅速展现……除雾计划IV、V也均告失败。建议立刻着手准备“大洪水”计划。

备注:本文件已提交至5人委员会讨论

我越看越心惊,在这篇红色的文件背后,粘附着一份小小的附件,展开之后,里面只有一句话:

准予实施“大洪水”计划。

五人委员会

2373.1.2

我明白了,碎片就是我看到的白雾。

那是在进行远程传输时,概率波的残留物。这些年来,它们在空中不断地堆积,越来越多,竟然产生了智慧。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包裹着整个地球的白色棉球的形象。它缓缓地蠕动着,不停地向外部空间伸展着它的触手。

而“大洪水”计划,应该就是消除这个巨型智慧体的一个最终方案吧。

那么,所谓的“自由突击”,他们偷取这份文件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难道他们竟然和“雾”有什么关联吗?

毫无疑问,我被他们欺骗了,利用了。我竟然一度相信了他们那“民主斗士”的鬼话。想到这里,我叹了一口气,转过身来,望向网络终端。

我决定向政府通报一下这次计划的失窃事件。当然,我有无数种方法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进行这件事情。但这会不会引起“他们”的怀疑呢?我犹豫了一下,仍然向着终端走去。

这时,刺耳的门铃声突兀地响起来。

我打开门,一个穿着警察制服的男子站在门外。他漠然地看了我一眼,把一张拘捕令从文件夹中拿出来,在我面前晃了一下,冷冷地说:“跟我走吧。”

我曾经不止一次梦到过现在这个场景,但现在它真的发生了。

我被暂时拘留在警察局的一个小牢室里。房间的大小和我家的书房差不多,但是四周冷冰冰的,壁影斑驳,空气中好像有一股霉味。

应该是前几天的行动被追踪到了吧,我琢磨着,那么他们知不知道我有“前科”呢?我怀着侥幸的心理,不断猜测着。不过既然如此,那么政府应该已经知道这次的计划泄露事故了吧?我也就不用再去通报什么了。

真遗憾啊,如果我早几天向政府通报这件事,说不定会被视为有立功表现而减刑呢!我时而皱眉,时而哀叹,在牢室里不安地来回走动着。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我感到有点疲累了,便在地上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这地板看起来黑糊糊的,却并不阴凉。

“几点了?”我问道。

“现在时间:东八区,十九点二十三分。”一个温柔的女声从手腕上的电子表中传来。

不知道为什么,被监禁的我竟然没有被没收任何随身物品。一个警察带着我进入这个房间,之后便再无音讯,没有审讯,甚至连基本的登记都没有。

也许这只是一个暂时羁押的地方吧,我想,或者现在的拘禁手续已经大大简化了?